(资料图)2025年6月22日,新疆阿克苏,车辆行驶在独库公路盘山路段。中新社发 黄胜林 摄
文/段修健
2025年9月1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明确指出,新疆正在全面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电力、天然气、商贸物流、算力等“十张网”建设,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伟俊在发布会上介绍,和田至若羌铁路已建成运营,环准噶尔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的高速公路圈分别全面建成和基本形成,标志着“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综合交通体系正稳步推进。
新疆交通建设迎来重大突破,贯通天山的超级工程即将再添新成员。9月17日,新疆交投独库高速公司发布消息,G3033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项目(简称“独库高速”)环评报告获得批复,标志着该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示信息显示,独库高速计划于2025年12月开工,预计2032年12月通车。该项目起自奎屯东,止于库车东,全长393.693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120公里/小时。
建成后,南北疆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约14小时大幅缩短至5小时左右,实现全年全天候通车。新疆交投集团微信公众号文章称,独库高速是目前新疆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将改写现有独库公路“半年封路”的历史。
除了独库高速,新疆另外两条交通“大动脉”也传来新消息。
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简称“乌尉高速”)将于今年年底全线通车。乌尉高速全长319.7公里,其中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3公里,是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也是乌尉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来源:新疆日报
该隧道施工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穿越16处区域性深大断裂及次生断裂带。项目技术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首创的“三洞+四竖井”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将工期从传统工艺的12年缩短至52个月。去年年底,天山胜利隧道已顺利贯通。
另一条在建的G219线昭苏至温宿公路(简称“昭温公路”)正加紧建设。至8月中旬,项目施工进度已完成65%。昭温公路全长232.66公里,起于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族乡,向南穿越木扎尔特达坂后进入阿克苏地区境内,止于温宿县。
9月16日,由中交路建昭温一标项目施工中的西天山特长隧道进口端。(图源:伊犁零距离)
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西天山特长隧道是国内首条正穿冰川的一级公路隧道,施工面临高地应力、强岩爆、冰川保护等多重挑战。项目计划于2027年建成,开通后,伊宁市到阿克苏市的驾车里程将由约1710公里缩短到440多公里。
长期以来,天山南北没有高效、顺直的高等级公路相连。连通南北疆的多条公路大多等级不高,路况较差,绕行较远。以外界熟知的独山子至库车公路为例,受自然环境影响,每年只有6月至11月前后全线可以通车,其余时间基本处于封闭状态,通而不畅。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时卉分析,这三条公路将从物理连通走向功能联动和经济融合,重塑新疆的内外循环格局,强化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枢纽地位。
从空间格局角度看,乌尉、独库和G219昭温公路将打破地理阻隔,降低物流和要素流动的成本,增强区域间的可达性。北疆的技术、资本和人才可以更顺畅地进入南疆;南疆的能源、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也将更高效对接北疆乃至全国市场。
这种“时空收敛”效应,是推动南北疆从“核心—边缘”结构迈向“网络化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交通升级将显著扩大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辐射范围,重构居民生活半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宇表示,这些公路的开通将改变新疆旅游市场格局。一方面,线路穿越天山,沿途风景优美,本身有可能成为“网红公路”。同时,车辆能够分流,可以缓解现有独库公路的通行压力。
另一方面,时空距离缩短、道路四季通行,将产生新的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投资方向。三条公路带来的新疆旅游格局重构,不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水平,也推动旅游服务向深度研学、文化体验、精品民宿等高质量业态转型,实现从“门票经济”到“体验经济”的产业升级。
在经济发展层面,三大通道将显著优化全疆产业分工与布局。北疆城市群(如乌鲁木齐、昌吉)在高附加值产业、服务业和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而南疆则在特色农业、能源和文旅等方面潜力巨大。交通条件改善后,可以形成“北疆研发、南疆转化”“南疆原料、北疆加工”等跨区域产业链模式。
时卉认为,交通改善还将加速南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可依托更便捷的交通和信息通道,实现“北医南巡”“北教南援”等。更为重要的是,日益频繁的人员往来将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增强国家认同和共同体意识,为新疆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深层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