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无善恶,执行要有温度和担当。
作者 |钱锋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平台经济时代,一场关于劳动者权益的静默变革正在发生。在全国工会系统的推动下,美团、货拉拉、滴滴、路歌、饿了么、满帮、T3出行、极兔速递、曹操等15家头部平台企业陆续参与“算法协商”,与劳动者代表共同推动平台规则走向透明化与人性化。
据此前报道,截至9月底,这些企业将全部完成算法专项协议签署,覆盖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曾经困于系统派单、超时扣款、模糊判责的“算法黑箱”的劳动者,如今正通过协商机制参与规则重塑。
从恶劣天气补贴、取消“超时扣款”,到公开计价规则、降低抽成比例,平台企业不再单方面制定规则,而是将算法置于协商与监督之下。这场由工会推动、企业响应的变革,不仅关乎劳动者权益保障,更牵动着平台经济可持续生态的建设。算法正从效率至上的“控制者”,逐渐转变为劳资共赢的“连接者”。
技术是否向善,并不取决于代码本身,而取决于它是否愿意倾听劳动者的声音。
图源:罐头图库
日前,货拉拉在深圳召开全国“橙”心守护算法协商恳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司机与平台代表围绕15个议题展开协商,最终在服务收入与费用保障、货主与货源管理、司机行为分与激励机制等六大方面达成共识,并签署《货拉拉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专项协议》。
此前,货拉拉已在广东、北京、上海、重庆等8个省份召开省域算法协商恳谈会,输出40个议题的会议纪要。此次全国性恳谈会是货拉拉推动算法透明化的重要一步:平台在官网导航栏增设“算法公开”入口,以图文可视化形式呈现算法规则;同时公开行为分规则及取消类订单的判责流程,强化对优秀司机的正向激励。
类似实践正在多平台铺开。美团自去年底推出骑手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等措施,并在“2025年度美团配送算法和骑手劳动保障协商恳谈会”上签署专项协议,明确劳动报酬、休息休假、派单规则等保障细节。滴滴出行自2023年底开展全国协商恳谈会,围绕派单规则、收入奖励等议题形成共识,并在近期签署2025年《滴滴网约车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
此外,京东、饿了么、圆通、极兔速递等平台也普遍开展算法协商。例如,外卖平台提高劳动强度在计价算法中的权重,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快递行业建立加盟商欠薪保障机制和“派费直达”薪资发放机制;网约车平台推出司机空驶补偿和车费垫付机制;货运平台建立运费垫付和保障机制。
图源:罐头图库
以货拉拉为例,针对运费拖欠问题,平台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帮催帮付,并上线“运费催付”功能:订单完成后货主未付款的,若司机未催付,48小时后平台自动推送提醒。在司机安全方面,货拉拉已上线超载、违规装载识别功能,最大限度保障驾驶安全。
“平台型企业通过算法协商保障劳动者权益非常必要。算法涉及劳动者的报酬、休息、工作强度等切身利益,现行法律体系对平台企业的约束力尚存不足。若算法不透明、不公平,劳动者难以维护自身权益。”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
图源:罐头图库
根据2023年全国职工状况调查,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成为职工群体中的重要力量。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调度、薪资计算、奖惩规则高度依赖平台算法,但劳动者既无算法制定话语权,也无法了解规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例如,外卖骑手因不合理派单被处罚,却无法质疑规则;网约车司机因抽成比例变化导致收入减少,却不了解原因。”独立财经分析师张才亮认为,工会牵头推进算法协商有三重意义:一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降低平台运营风险;三是缓解劳资纠纷,稳定就业环境。
“算法协商恳谈将规则摆在明面上,有利于维护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信任纽带,助推平台良性发展。”张才亮指出,近年来平台算法屡遭舆论质疑,开展协商恳谈、实现规则透明化,对内可提升劳动者积极性,对外可树立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例如,货拉拉在官网增设“算法公开”入口,并围绕行为分规则与取消判责逻辑,以图文形式进行第三次算法公开。司机可通过App内的规则中心随时查看行为分规则。在取消订单判责时,平台通过多渠道取证,证据不足时优先认定司机无责;若用户存在过错而司机仅有轻微过错,则豁免司机责任。司机对判罚有异议时,可在48小时内提交证据申诉。
“过去,平台近似单方面霸权,劳动者无法参与规则制定,对规则的公平性、科学性缺乏信心。”张毅表示,算法协商恳谈打破了平台的单方面主导权,有助于建立信任纽带,推动平台良性发展。
对于平台企业面临的挑战,张才亮认为,算法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公开算法涉及核心技术,哪些能公开、如何公开需复杂考量。从长远看,平台需履行法定义务,如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员工关怀等,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承担责任。
“协商本质上是互惠互利的手段。明确劳动报酬标准、提供恶劣天气补助、进行突发情况补贴,都有助于提升劳动者归属感,降低流失率。”张毅认为,规则透明可减少算法缺陷引发的纠纷,对平台经济、劳动者和社会和谐均有益处。
《工人日报》社评指出,现行劳动法律体系缺乏对平台企业劳动组织管理的约束,算法规则不透明导致劳动者难以应对。促进算法规则制度化、透明化,不仅有利于构建友好就业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图源:罐头图库
当算法从冰冷的代码转化为有温度的桥梁,平台经济的生态正在重构。从“平台主导”到“劳资协商”,从“算法黑箱”到“规则透明”,这场由工会推动、企业响应的变革,正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重塑公平的就业环境。恶劣天气补贴、取消超时扣款、降低抽成比例——这些调整标志着平台经济从效率至上转向价值共赢的关键转折。
据货拉拉相关负责人表示,算法协商恳谈将成为常态化机制,平台将持续倾听司机与用户反馈,优化算法和规则,共筑健康货运环境。
透明化只是起点。平台企业需在技术公开与商业机密间寻找平衡,更要在社会保障、职业关怀等问题上承担主体责任。算法本无善恶,但设计者和执行者必须有温度、有担当。当“技术向善”从口号落地为协议文本,当双向协商取代单向指令,平台经济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的健康生态。这场变革没有终点——它需要制度的持续完善、企业的主动践行以及每一位劳动者的共同见证。
你的工作和生活经常接触哪些平台?对于平台算法有什么看法?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