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1月至8月,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降幅较前7个月有所扩大。尽管整体增速承压,但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制造业领域投资增长4.2%,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长7.5%。这些数据表明,民间资本正加速向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领域集聚,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成主要拖累,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意愿强劲
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影响。数据显示,1月至8月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拉低全部民间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然而,在实体经济领域,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制造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前8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2%,31个大类行业中超半数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达22.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6.2%。这些数据反映出民间资本正积极顺应产业升级趋势,加大创新投入,主动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与民生服务领域成投资新热点
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前8个月,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成为拉动民间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民生服务领域投资活跃,住宿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7%,与我国服务消费扩容提质的趋势高度契合。投资领域的多元化拓展,既体现了民间资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反映出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
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凸显,新兴产业布局加速
尽管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带来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民营企业的独特优势在市场考验中不断凸显: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应变机制和强大的创新活力,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新发展机遇。当前,民营企业正积极布局绿色产业、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
民间投资未来呈现三大趋势:结构转型、模式多元、主体协同
展望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投资结构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二是投资模式更加多元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三是投资主体更趋协同化,大型民营企业引领创新,中小微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投资生态。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民间投资实现量质齐升。
政策协同发力,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要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表示,将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民间投资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