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商务部力推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2030年百城全域覆盖

时间:2025-09-19 21:01:59 来源:红星资本局 作者: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9月19日消息,近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购且兼顾全年龄段需求的高品质生活圈。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核心服务对象,服务半径覆盖步行15分钟范围,集日常生活基本消费与品质消费于一体,形成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多元化需求。

根据通知,到2030年,我国将实现“百城万圈”的宏伟目标,即在全国范围内选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且规范有序的便民生活圈,全面覆盖居民生活需求。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致力于打造一个既适合老年人也适宜儿童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打造“银发金街”,解决为老服务难题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次政策文件特别强调了对“银发群体”的关注。李佳路在发布会上指出,根据今年3月收集的10万份便民生活圈电子问卷分析,社区食堂、老年文体、中医诊所等适老化业态不足,老年用品、上门护理、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缺乏,成为社区居民的痛点难点问题。

为此,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将养老服务作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作为试点选取、建设、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以补齐为老服务设施短板。同时,依托社区商业中心、街区,打造一批“银发金街”,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商业设施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方便老年人购物;鼓励餐饮企业、物业、公益慈善组织等发展老年餐,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题;支持设立医疗辅具与适老家居体验馆,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此外,还将依托社区公共空间,打造老年社交的会客厅,因地制宜设立书店、社区影院、微高压氧舱、理疗康复馆等业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鼓励社区开设声乐、舞蹈、摄影等课程,定期举办讲座、主题沙龙,培养并丰富老年人的爱好。鼓励社区商业企业设立“适老化”岗位,让有意愿的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

商务部透露,接下来将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制定“银发金街”相关标准,为各地建设工作提供指引,推动各地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银发金街”。

人工智能、共享模式融入便民生活圈

李佳路指出,当前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仅占全国城市社区的12.5%,部分社区存在传统业态多、新兴业态少,商品供给多、服务供给少,分散经营多、集中经营少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如何“扩围升级”?李佳路介绍,此次在原有“六个一”(即“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收一洗”(即再生资源回收点和洗车店),形成“八个一”。这主要是考虑到绿色生活、汽车出行已经成为风尚和潮流,社区应当提供相应的服务。

社区还将出现更多“新兴业态”。李佳路提到,比如发展自助寄存仓、寄卖店,为居民闲置物品及腾挪家具提供服务;引导代厨、整理收纳、宠物服务等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共享客厅、共享自习室、共享工具箱等共享经济模式,提升社区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社区也将“更智慧”。鼓励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发展智慧商店、AI食堂、自助售卖机、自提柜、无人数字终端等,提升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还将利用大数据精准补建商业网点,方便居民“找得到”,提升生活便利性。

李佳路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加力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购且兼顾全年龄段需求的高品质生活圈。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陶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