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西山科技耗材价格遭301医院认定虚高,引发仲裁争议

时间:2025-09-17 16:19:11 来源:穿透公司 作者:穿透公司


近日,医疗科技领域的一则消息引发行业关注:西山科技(688576)因耗材价格问题被解放军总医院(即301医院)认定为虚高,导致国药集团旗下两家公司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西山科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的价格争议,更将中间商差价问题推向台前。

仲裁争议:3571万元赔偿请求浮出水面

2025年9月16日晚间,西山科技发布公告披露,国药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药北京联合美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已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将西山科技列为被申请人之一。根据仲裁文件,两家国药系公司主张的赔偿金额合计约3571万元,但具体责任划分及赔偿细则尚未明确。

事件的核心矛盾直指耗材定价:301医院在2023年先后下发《关于价格虚高医用耗材降价并退补差价的通知》及《磨钻头一中心补偿约谈通知》,认定国药联合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配送的两种耗材价格高于全国最低挂网价,责令退补差价2030.04万元;国药北京联合美迪则在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因同类问题被要求退补1427.46万元。

价格争议溯源:代理商模式暴露定价漏洞

穿透事件脉络发现,西山科技在北京市场的销售通过代理商北京德聚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聚和”)进行。2019年至2022年期间,德聚和授权国药联合、国药北京联合美迪向301医院提供耗材配送服务。然而,301医院的核查结果显示,两家配送商的耗材价格显著高于全国最低挂网价,直接导致退补差价争议。

国药系公司主张,其仅承担配送服务,对产品售价无决定权,要求作为“受益方”和“过错方”的德聚和及西山科技承担连带责任。具体仲裁请求包括:国药联合要求西山科技支付退补差价2030万元及律师费63万元;国药北京联合美迪要求支付退补差价1427万元及律师费51万元。

西山科技回应:定价符合商业惯例

针对仲裁争议,西山科技在公告中强调,经核查公司与德聚和的交易定价符合商业惯例,未发现价格虚高情况。公司已启动应诉程序,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准备材料,坚决维护自身及股东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301医院早在2023年即下发降价通知,但国药系公司直至2025年9月才提起仲裁,时间跨度超过两年。更耐人寻味的是,西山科技于2023年5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若争议在此前曝光,或对其上市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中间商差价疑云:德聚和的角色引发热议

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德聚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册资本710万元,股东为孙英华(持股70%)和潘越(持股30%)。尽管西山科技在招股书中未披露与德聚和的详细合作内容,但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今年5月仍参与301医院的招投标活动。

作为西山科技在华北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德聚和的代理模式成为争议焦点。西山科技招股书明确,其销售以买断式经销商为主,但未提及德聚和的具体合作条款。若最终认定德聚和在定价环节存在加价行为,或将揭示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中间商赚差价”的普遍现象。



业绩承压:耗材收入增长难掩市场隐忧

从业务结构看,西山科技专注于微创外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产品涵盖手术动力装置整机、耗材及配件,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等科室。数据显示,其耗材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至2022年,耗材产量从10.85万件增至38.03万件,规模效应推动单位成本下降,毛利率从57.45%稳步提升至69.93%。

然而,过度依赖经销商的模式或成为隐患。西山科技招股书显示,其销售以买断式经销商为主,但此次争议暴露出代理商定价权与生产商责任划分的模糊地带。更严峻的是,从区域市场收入看,华北地区(含北京)的业绩占比显著,301医院作为核心客户,其采购量变化将直接影响公司营收。



上市后的西山科技已出现营收净利润双下滑趋势,此次仲裁争议若处理不当,或将进一步冲击市场信心。如何平衡代理商利益与终端医院价格管控,成为其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