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携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的江孜热龙地区举办了一场烟花秀,此举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争议。
9月21日,ARC'TERYX始祖鸟官方微博针对《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发布了致歉信,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同日,始祖鸟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发布了一封英文致歉信。然而,这两封致歉信的内容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
在国内版的道歉信中,始祖鸟表示,将更加专业地评估艺术表达的边界,对自然保持更谦卑的态度。公司承诺,在政府监管下,配合团队复核项目的生态影响,邀请第三方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始祖鸟还表示将推进藏地环保计划和文化公益项目。
相比之下,海外版的致歉信则显得更为简洁。它表示对青藏高原上的烟花表演深感遗憾,认为此行为与品牌的环保价值观及期望不符,并郑重致歉。同时,海外版还提到正在与相关艺术家和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对于始祖鸟在海外的致歉声明,不少外国网友并不买账。他们质疑始祖鸟的致歉“不够诚恳”,存在“内外有别”的情况。特别是文中提到的“与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被部分网友认为有“甩锅”的嫌疑。
针对始祖鸟烟花事件,9月21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相继发表评论,对事件进行了深入剖析。
人民日报评论:《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
近日,一场由某户外品牌赞助的“烟花秀”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燃放,引发了广泛争议。烟花散尽后,舆论的质疑声却此起彼伏:这番操作是否会破坏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是否会惊扰当地的动植物生长?一旦造成伤害,又该如何修复?艺术表达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以艺术为名的品牌营销活动又该如何规范?
目前,涉事品牌与艺术家均已公开致歉。当地相关部门也表示已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我们期待后续调查能够回应公众的疑问:当初是如何审批的?有无进行科学评估?调查应全面评估生态影响,给大家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
环保与艺术并不对立,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关键是要有合适的尺度和规范。真正的艺术应当尊崇真善美,敬畏自然,抚慰人心,而不可伤害自然界。商业化的参与更应有规矩和界限,倡导正向善意的价值,不可只图哗众取宠。烟花散去后,留下的不能仅是道歉,更应是保护生态的行动。
新华社评论:《放错了地的“烟花秀”,再美也是破坏》
一场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燃放的烟花秀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在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的喜马拉雅山区燃放烟花,无论手续是否完备、准备措施是否得当,都是对雪域高原环境与自然美景的极大伤害,是对人与自然相处规律的漠视,也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日喀则市21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事,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相关品牌方、艺术家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道歉。这是个积极信号,期待相关方面能够一查到底,既要看环境评估相关工作是否到位,也要查作风问题有没有漏洞。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是西藏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如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烟花秀,相关燃放材料是否按照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过评估?相关部门在层层审批中,是否始终秉持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的态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是否仍悬在心间?
遵守法律法规是底线,而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的敬畏是高线。在世界屋脊,保护生态环境的红线理应比底线站得更高。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才是捍卫这片净土的更高准则。
查问题的同时,更要尽快对燃放地开展生态评估,尽早推动生态修复。烟花燃放后的化学残留物,即便肉眼不可见,一旦渗入高寒草甸土壤或水源,将对当地的土壤、植被、动物乃至饮用水造成长期且难以逆转的危害。对于造成的损害,要尽最大努力及时补救。
⭐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