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物价回暖显韧性,中国经济向好势头强劲

时间:2025-10-16 08:38:06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两大关键经济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均释放出积极信号,为当前经济形势注入了强劲信心。

数据显示,CPI环比由平转涨,核心CPI同比涨幅在时隔19个月后重返1%的区间;与此同时,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这一系列数据变动不仅打破了短期经济增长的迷雾,更彰显了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积蓄的深厚韧性。

供需两端,共筑经济韧性基石

经济的韧性,既体现在需求端的稳步复苏,也反映在供给端的活力回升。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其变化往往直接体现在物价指数上。无论是日常的吃穿住行,还是休闲娱乐等消费,都会通过物价指数这一“晴雨表”得以展现。

尽管9月CPI同比出现0.3%的降幅,但这一波动主要受到食品能源价格短期拖累及翘尾因素影响。而代表真实消费需求的核心CPI,已连续5个月扩大涨幅,达到1.0%的关键节点。这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家用器具、通讯工具等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反映出国内需求正在温和修复。

核心CPI的稳步上升,不仅意味着居民消费意愿的增强,经济的总需求在健康增长,更是经济的内在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如央行的降息决策。

而PPI的同比降幅收窄,则进一步验证了当前内需处于稳步修复阶段。PPI本质上反映的是供给端为需求端提供的产品价格,其走势强烈依赖于需求端的强弱。

供给端活力回升,需求端接力前行

从数据来看,供给端的活力正在逐步回升。一方面,随着产能治理成效的显现,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另一方面,工艺美术、营养食品等消费品制造价格涨幅较高,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得到一定释放。

早前披露的9月制造业PMI,特别是生产指数的显著提升,也进一步印证了供给端活力的回升。生产指数的回升,意味着企业基于对未来市场需求和自身盈利能力的预期转好,愿意扩大生产。这表明之前的促消费、稳投资政策已有效传导至企业端,增强了供给方的信心。

然而,供给端生产的持续回暖,最终需要需求端的接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宏观政策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精心布局,以达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物价指数的回升与PPI指数的降幅收窄,正是这种平衡术初步见效的体现。

政策持续发力,未来增长底气足

物价的全面、稳固回升,最终需要依靠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善。未来,政策的持续性和针对性,将同步在国民经济的众多关键指标中得以体现。在GDP经历了上半年的较快增长后,三季度仍表现出较强韧性。

如今,消费呈现复苏态势,投资规模保持稳定,外贸韧性凸显,各端协同发力。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必将更加充足,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将在稳健的航道上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