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11月3日电(李春杏 吕新新 崔凌)科摩罗当地时间10月29日至30日,一场跨越万里的医疗援助行动在印度洋西部的科摩罗昂儒昂岛中科友谊医院展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非对口合作机制项目专家指导组与第16批援科摩罗中国医疗队联合开展的义诊活动,为当地500余名患者送去健康福音,并成功实施两例复杂手术。
科摩罗距中国直线距离超过1.2万公里,医疗团队历经20余小时辗转三趟航班,于当地时间10月29日清晨8时抵达中科友谊医院。诊室外早已排起长队,除本地居民外,还有从大科摩罗岛专程赶来的患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李健带领团队立即投入工作,针对复杂病例展开紧急处置。
5岁男童耳道异物取出术
三个月前,5岁男孩阿卜杜不慎将木豆塞入右耳引发炎症。当地医生操作失误导致异物嵌顿更深,孩子因疼痛哭闹不止。李健院长当机立断,在无适配工具的情况下,就地取材掰弯注射器针头,联合麻醉科团队实施麻醉下右耳异物取出术,成功取出已泡发的木豆,避免听力永久损伤。
51岁患者重见光明
51岁的法提玛自2024年起视力急剧下降,听闻中国医生在科摩罗实施的“光明行”项目后慕名而来。经眼科副主任崔凌诊断,其左眼翼状胬肉因延误治疗已严重侵犯角膜,视力仅剩光感。团队为其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后患者视力显著恢复。
自中非对口合作机制科摩罗项目启动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通过捐赠医疗设备、开展系统培训等方式,助力中科友谊医院麻醉科建设。麻醉科护士阿里曾赴广西接受半年培训,熟练掌握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等核心技术,此次以麻醉助手身份参与两例手术。目前正在广西进修的全科医生穆罕默德·埃尔贝克已累计完成1000余例操作,其父母专程向中国专家团队致谢。
义诊期间,医疗队每日加班培训当地医务人员。眼科检查技师加利在两天内掌握便携式眼底照相机操作,未来可通过远程读片系统连接中国专家,缓解当地眼科医生短缺困境。第16批援科医疗队郑晓峰、吴丹、黎欧阳、雷敏乾、李志玲等副主任医师全程参与诊疗与培训工作。
2026年将迎来广西承派中国援外医疗队50周年。自1976年首批医疗队赴尼日尔以来,广西对非医疗援助已从单点派遣发展为系统性合作。通过中非对口合作机制项目,广西持续向科摩罗输出先进医疗技术与管理经验,构建起覆盖设备捐赠、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立体化援助体系,为非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