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刘梦青)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法治宣传教育法》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人黄春华在会上表示,该法的出台为全面强化网络普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重点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治宣传教育义务与公益普法责任。
黄春华指出,该法首次系统规定了网信部门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职责。一方面要求网信部门联合其他部门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的法治教育,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共同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强调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鼓励创作生产优秀法治文艺作品、网络视听节目等,并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形成全社会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该法明确了两项核心义务:一是要求其依法对从业人员和网络用户开展常态化法治宣传教育,覆盖内容创作、平台运营、用户服务等全链条环节;二是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需通过开发适龄普法产品、设置未成年人模式等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文明网络行为习惯,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在公益普法方面,该法提出国家将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引导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社会责任。具体要求包括:通过开设法治专栏专题、刊播法治公益广告、策划法治新闻专题报道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鼓励利用短视频、直播、互动游戏等新技术手段创新普法形式;支持网络平台与司法机关、教育机构合作开发普法课程资源,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
黄春华透露,下一步网信部门将以贯彻实施该法为契机,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深化网络法治宣传内容建设,聚焦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算法治理等热点领域制作专题普法产品;二是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管网治网实践深度融合,在查处网络违法案件时同步开展以案释法;三是创新普法形式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提升普法传播力与影响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