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以‘技能遵义’行动为抓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定向输出等多元化路径,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铺就了一条从‘技能提升’到‘高质量就业’的康庄大道。
全链条服务:订单式培训破解就业难题
在播州区公共实训中心,2025年技能培训班正火热开展。母婴护理课堂上,黔灵女家庭服务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资深教师冉英,正手把手指导学员练习婴儿被动操。‘我们不仅教授产后护理、月子餐制作等产妇照料技能,还涵盖新生儿喂养、清洁等全流程照护技术。’冉英的课程因实用性强,始终座无虚席。
学员刘宇边记笔记边感慨:‘免费学到这么专业的技能,结业就能上岗,相当于给家里添了份稳定收入。’这种获得感源于播州区创新的‘订单式培训+定岗式就业’模式。通过‘需求调研-定向培养-考核认证-岗位直通’全链条服务,近两年已有500余名学员通过项目制培训实现‘结业即就业’,母婴护理、美容美发等专业就业率达100%,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数字经济赋能:创业陪跑培育新业态人才
当传统技能培训在播州结出硕果时,红花岗区正借力数字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在网络创业(直播)培训班上,28名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直播实操演练。‘从场景搭建到粉丝互动,七天课程全是干货!’学员黄坤兴奋地展示刚拍摄的短视频。
红花岗区重美职校采用‘创业培训+陪跑’模式,为学员提供创业全流程服务:从店面选址、室内设计到开业筹备、宣传推广,再到运营疑难解答,均有专业团队跟踪指导。学校不仅建立创业档案定期回访,还与企业合作开发岗位资源库,多措并举提升学员就业竞争力。
产业协同:酱酒培训联盟驱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省酱酒产业人才集聚区,遵义市牵头构建了‘贵州酱酒’就业培训联盟。围绕酱酒产业用工需求,联盟明晰了部门‘服务清单’、企业‘需求清单’、院校‘培养清单’、人力资源信息‘储备清单’四张清单,推动技能培训与评价资源共建共享。今年以来,已开展酱酒领域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00余人次,为产业输送了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东西部协作:定向输出拓宽就业空间
遵义市人社局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与珠海联合开展‘南粤家政’‘黔北红姨’养老照护师培训、‘南粤家政’医养照护定向就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定向输送100余名高校毕业生赴粤就业。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本地就业压力,也为跨区域人才流动提供了新范式。
全局谋划:多层次体系构建就业新生态
从播州区的闭环管理,到红花岗区的实践创新,再到酱酒培训联盟的产业协同,遵义市围绕重点产业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一体化模式,中长期培训就业率达70%以上。同时,大力开展网络创业培训,推广证书直补政策,通过‘线上线下+行业部门’多渠道宣传,激发劳动者自主提升技能的内生动力。
这些举措既破解了‘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又为乡村振兴培育了本土人才。遵义市正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更多劳动者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遵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重点产业、行业、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及重点群体培训意愿,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这幅以技能促就业的民生画卷中,共同折射出遵义市‘授人以渔’的民生温度和发展智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