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发生在江苏镇江的电信诈骗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刘女士在收到一条看似普通的取件短信后,竟险些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账户内43万元存款差点被转走。幸运的是,刘女士及时察觉异常并报警,民警在短短5分钟内果断处置,成功保住了全部资金。
取件短信变诈骗工具,民警5分钟挽救43万
前些天,家住江苏镇江的刘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提示她凭借收件码到驿站取件,并附有联系电话。然而,这通电话却成了刘女士噩梦的开始。
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七里甸派出所四级警长周淘沙介绍,刘女士拨打电话后,对方声称需要她关闭抖音直播上的一个权限,否则每月将多次扣费。听到要月月扣费,刘女士顿时慌了神。
诈骗分子趁机诱导刘女士下载一个可以取消扣费手续的软件。刘女士信以为真,赶紧下载了软件,并按照对方的引导登录银行网页去关闭“免密支付”。然而,就在她操作过程中,手机突然黑屏,屏幕上出现了从未见过的界面。察觉到不对劲后,刘女士立刻带着手机来到家附近的七里甸派出所求助。
周淘沙警长表示,他们当时判断刘女士的手机可能被对方进行了屏幕共享,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原来,对方让刘女士下载的软件是一个屏幕共享软件,在让她登录网银关闭“免密支付”时,犯罪嫌疑人已经在屏幕另一端看到了刘女士的银行卡密码,并开始远程操控她的手机。
在分局反诈部门的指导下,值班民警迅速理清思路,果断采取关机、拔卡操作。随后,他们重新开机并拨打建行客服电话,对刘女士的银行卡进行永久挂失。同时,民警还通过联系刘女士银行卡的开户网点,确认资金已被成功拦截。
从接到报案到成功拦截资金,整个过程民警只用了5分钟。周淘沙警长透露,后来经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刘女士的银行卡在黑屏期间被对方转了大概35万元购买外汇,准备以跨境汇款的形式汇出。好在刘女士及时察觉问题并报警,加上民警快速拦截,账户里的43万资金最终得以保全。
快递异常类诈骗频发,反诈指南助您防范
随着电商促销期间的到来,快递量激增,以“快递”为幌子的诈骗也随之增多。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需警惕诈骗分子的新套路。这些诈骗手段翻新、隐秘性强,让人防不胜防。那么,如何识别并防范这些诈骗呢?
接下来的这份反诈指南请收好:
一、拒拨非官方电话
警方提示,收到涉及快递类信息的陌生短信时,绝不回拨短信附带的非官方电话。任何自称客服要求回拨的陌生号码,均为诈骗。
二、拒点陌生链接,拒下陌生软件
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软件不下载。同时,关闭手机App不必要的权限,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三、牢记“百万保障”免费
微信、抖音等平台的“百万保障”功能均为自动开启且完全免费,不会到期扣费,无需任何关闭操作。遇到要求关闭此类功能的电话或短信,均为诈骗。
四、遭遇骗局如何紧急应对?
万一遭遇骗局,手机一旦被远程控制,出现黑屏、关不了机等情况,您要做的就是赶紧把手机卡拔出来。如果手机连着家里的Wi-Fi,一定要把Wi-Fi关闭。下一步就要立即给银行打电话,把银行卡赶紧挂失。随后拨打110报警,让警方及时对银行卡进行止付。
周淘沙警长提醒,正规快递公司不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客户转账或下载非官方App。群众更不要点击陌生链接,遇到远程协助屏幕共享等操作要求,坚决予以拒绝。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李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