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磐安11月10日电(张煜欢 张陈琳)一场融合课堂知识与名山实践的全国性学术“实地竞技”即将在浙江金华磐安县拉开帷幕。11月16日至18日,以“问道大盘山·好药出磐安”为主题的2025年“大盘山杯”大学生寻药比赛决赛将正式启幕。届时,来自国内25所高校的46支队伍及3支国际队伍,共计200余名中药学学子将齐聚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在百草幽香中展开一场关于中药材辨识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激烈较量。

图为大盘山药用植物园。主办方供图
本次比赛旨在通过实践提升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赛事自启动以来,便在国内高校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初赛阶段吸引了近4000名学子踊跃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最终49支队伍脱颖而出,成功会师决赛。
参赛队伍地域跨度极大,东起东海之滨的高校,西至天山南麓的塔里木大学,南抵岭南地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北达河北北方医学院,充分体现了赛事的全国影响力与广泛参与度。
决赛举办地磐安县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内目前唯一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被誉为“天然药库”,为比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考场与素材库。
据统计,大盘山拥有野生药用植物202科643属1092种,约占浙江全省药用植物总数的61.05%。其中,浙产道地植物类药材19种,除“磐五味”广为分布外,还有野荞麦、短萼黄连、大叶三七、野大豆、华重楼、狭叶重楼、细茎石斛和天麻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特别是大盘山的野生元胡(延胡索)种群,在国内极为罕见,被誉为“镇山之宝”。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比赛绝非简单的理论知识复刻,而是一场深度融合了实践、文化与产业的综合性考验。决赛赛程设计紧凑且富有挑战性,选手们不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于大盘山药用植物园中精准辨识数十种药用植物,详录其名称、科属、药用部位及功效,还将亲身参与并体验磐安县独具特色的中医药非遗技艺。

图为中医药非遗技艺展示。主办方供图
届时,传统的“灰贝制作”“白芍去皮”等工艺将得以展示,而“切白芍”“炒白术”等炮制技艺更被设置为实操竞赛项目,让现代大学生在动手之间感悟匠心传承。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场真刀真枪的寻药比赛,实现多重目标。其一是提升实践能力,让学子们‘脚沾泥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辨识百草的真本领;其二是促进学术交流,为全国中药学实践教学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互动平台;更重要的是推动产学研结合,并通过比赛,向全国生动展示磐安中药材从生态种植、品质管控到产业融合、品牌塑造的全链条发力,为中药材优质优价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磐安范本。”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既是全国中医药学子展示才华的擂台,也是一次对中医药文化根脉的溯源之旅。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正从书本走向原野,从课堂深入产业,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本次比赛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药报》社支持,磐安县文广旅体局、磐安县总工会、磐安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磐安县大盘镇人民政府承办,浙江大盘山药业有限公司与相关高校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