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大方11月11日电 (钟明秀 张伟)初冬时节,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天麻种植基地迎来集中采收期。在绿塘乡高峰村的天麻种植基地里,村民张群与数十名务工人员正忙碌地采收天麻,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家里农活不忙时,我就来基地务工。一个月工作20来天,月底能拿2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我很满意。”张群笑着说。像她一样,许多村民通过在基地务工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天麻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
大方县发展天麻产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自20世纪70年代起,当地便开始研究和推广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得益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温润气候和肥沃土壤,大方天麻以肉质肥厚、饱满圆润、药效成分含量高而闻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据专家介绍,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远超国家标准,是中药材中的“上品”。
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多方助推。自1994年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大方县以来,便持续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集中力量推动天麻产业做大做强。通过联系专家编制中药材发展规划、引入技术资金和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加工体系,大方天麻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闭环。

据统计,2025年大方县天麻种植面积达8.15万亩,年产量突破1.2万吨。产业已从单一的种植扩展到天麻酒、天麻胶囊、天麻粉等精深加工领域,带动全县超1万户3.2万人次务工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绿塘乡高峰村村民李明算了一笔账:“我家种了5亩天麻,加上在基地打工的收入,一年能多赚2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大方天麻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一个生动缩影。多年来,统一战线广泛参与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2023年中央统战部出台《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方案》,推动帮扶由局部向全域、由单一向全面纵深转变。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累计实施地域帮扶项目1225个,建设统一战线现场教学点12个,聚焦科技、产业、教育、健康、人才“五大领域”,为毕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大方天麻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金疙瘩”,更成为毕节试验区统一战线帮扶成效的“亮名片”。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这片曾经的山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