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居所:揭秘“好房子”新标准

时间:2025-11-18 15:32: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于晓艳

清晨8点20分,23岁的康康从楼下早点铺取走预订的早餐,步行5分钟抵达地铁站,15分钟后已端坐在公司工位上。尽管目前合租的房间不足20平方米,但合理的租金、完善的周边配套和便捷的通勤让他感到满意:“比起居住面积,我更看重生活效率。”

年轻人通勤场景

今年10月发布的《2025年北京互联网从业青年“好房子”需求调研报告》显示,超七成00后受访者处于租房状态,其中合租占比30.08%,整租占比41.46%。通勤距离过长(42.3%)和周边配套缺失(38.7%)成为主要痛点,房屋隔音差、采光不足、户型不合理等问题也显著影响居住体验。一位互联网从业者总结的“租房避坑指南”中,租金合理性、居住环境、中介服务态度和物业水平被列为关键考量因素。

通勤与成本的平衡术

初到成都工作的康康曾陷入两难困境:金融城附近的房源要么租金高昂,要么是设施老旧的“老破小”。最终他选择在4公里外的火车南站附近租房,却不得不忍受火车噪音和街市喧哗。转机出现在同事推荐合租机会后,新居虽面积缩小,但优质的安保服务、便捷的通勤距离和完善的物业配套让他感叹:“这次选择证明,居住品质不等于居住面积。”

年轻人合租场景

联发集团董事长王文怀指出,新时代年轻人对居住的需求已升级为“安乐居所”概念:“好房子应当是志同道合者的聚集地,既要满足基础居住需求,更要营造烟火气和社交氛围。”这种理念在调研数据中得到印证——便利店(78.5%)、快递站(72.1%)、维修站(65.3%)位列社区配套期待榜前三,托育场所和社区食堂也进入前五需求。

科技赋能的智慧生活

对于互联网从业者而言,居住品质与数字体验深度绑定。智能安防系统(85.6%)、智能门锁(82.3%)和智能家电(76.9%)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大配置,全屋高速网络覆盖更被视为“灵活办公新基建”。31岁的北京互联网从业者佳凝对此深有体会,她入住的公司公寓配备人脸识别闸机、梯控系统和智能密码锁,房间内人体工学椅、干湿分离卫生间等设计处处体现人性化关怀,园区内5000平方米商业空间更满足“下楼即享”的便利需求。

智能公寓设施

“现在通勤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安全性和居住体验都大幅提升。”佳凝的案例折射出年轻一代对“好房子”的深层期待:他们不仅需要物理空间的舒适,更追求社区的人情味(68.7%)、活动丰富度(63.2%)和物业响应速度(59.4%)等软性要素。这些“隐形标配”正在重塑住房市场的价值评估体系。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响应

面对新一代居住需求,多地已展开积极探索。江苏盐城通过增加改善型住房供应优化市场结构,四川成都倡导全面配置智能家居系统,山东则通过上浮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购房门槛。这些差异化政策既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也推动着“好房子”概念从单一居住功能向综合生活载体进化。

王文怀强调:“年轻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他们的居住需求应当被置于城市规划的优先位置。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才是真正有温度的城市空间。”这种理念正获得越来越多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的认同,预示着中国住房市场即将迎来以“人本需求”为核心的新变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邹竣麒,刘胤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