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水豆腐”在全国已开设700多家门店,其中豆腐脑连锁店达140家,更成功走进匈牙利、意大利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真正实现了“一块豆腐香飘世界”的壮举。

龙山水豆腐。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种植户通过深度加工龙山小米,将单价从每斤6、7元提升至15元以上,收入实现翻番。研发团队以龙山小米为核心原料,开发出小米酒、小米醋、小米锅巴、小米煎饼等90多种深加工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名为“龙山味道”的区域公用品牌。该品牌自2018年创立以来,已孵化文化收藏、传统新造、农副产品三大体系,涵盖龙山黑陶、龙山贡米、龙山水豆腐、章丘铁锅等九大子品牌300多个品类,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标杆。

龙山贡米全景图。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豆腐作为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历经千年传承早已融入全球饮食文化。而“龙山味道”旗下的龙山水豆腐,更是凭借独特工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龙山水豆腐。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7年,28岁的穆峰在房地产行业积累多年后,毅然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返乡创业。在龙山街道,他遇到制作“龙山水豆腐”五十余载的老师傅李明山。老人翻着泛黄相册叹息:“再没年轻人学,这手艺真要绝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穆峰。
龙山水豆腐采用龙山特有的“漤水”点制,嫩而不散、豆香醇厚,拥有两千年制作历史。但因工艺复杂、收益有限,传承困境日益严峻。穆峰不顾亲友反对,毅然投身这项“苦差事”。母亲的支持成为他坚持的动力:“不做,怎么知道行不行?”

地质勘探队全面勘探水脉地质,分析出漤水成因。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他邀请山东省地矿专家破解“漤水”奥秘,检测出其富含特定矿物质成分。经过上百次试验,团队终于复配出可替代天然漤水的制剂。然而第一批豆腐出炉后,母亲尝后摇头:“不是那个味。”穆峰没有放弃,他前往早市“偷师”民间高手,将传统经验与现代工艺融合,最终复现地道口感。随后,他联手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研制出智能豆腐一体机,实现标准化量产,效率提升四倍,一举突破手艺传承与规模生产的难题。

龙山水豆腐智能一体机。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8年,穆峰在政府支持下建成“龙山味道梦工厂”,整合零散作坊,推行统一标准、管理和品牌。起初村民多有疑虑,穆峰以品质说话,以订单服人,逐渐凝聚起百余加工户,户年均收入从三五万元增至十余万元。如今,“龙山水豆腐”已在全国开出700多家门店,并成功进入匈牙利、意大利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每年九月,章丘龙山的平陵古城田园综合体内,谷浪金黄,贡米飘香。4000多亩的龙山贡米迎来丰收,庆丰收、感党恩,十里稻禾香、沃野献金黄的景象,让丰收的味道涌上心头。这是穆峰倾力打造的另一张名片——龙山小米。
章丘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是谷物生长的最佳适宜区。8500年前,先民们在此选育驯化野生“狗尾草”,培育出古老的粟米,经过数千年培育,成就今天的龙山小米。

龙山贡米丰收。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米油可代参汤”,足见其营养价值。
“文化必须与产业结合,必须融入千家万户父老乡亲的生活和收入中去,才能扎下根,才能真正活起来。”穆峰如是认为。他决心擦亮“龙山小米”这块金字招牌,策略是:文化赋能,科技驱动,产业融合。

龙山贡米。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首先,深入挖掘并讲好品牌故事。将“乾隆御赐龙米金汤”的历史故事与产品深度结合,让每一粒小米都承载文化韵味,提升品牌附加值。其次,借助科技力量提升品质和产量。穆峰积极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建立博士专家工作站,引入最优种子资源和科学种植技术,确保龙山小米的优异品质,并稳步扩大种植规模。最关键的一步,是推动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穆峰以龙山小米为核心原料,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出小米酒、小米醋、小米锅巴、小米煎饼等90多种深加工产品。

各种深加工产品。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平陵古城,建成以龙山小米产业为支柱,辐射带动四季章丘大葱、龙山树莓、龙山水豆腐等一系列特色农副产品的平陵田园综合体,覆盖周边5个村庄、1.2万多亩土地。通过产业振兴、文化赋能、品牌引领,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仅龙山小米一项,销售价就从每斤六七元增至每斤十五元,种植农户收入翻倍。穆峰还以平陵古城遗址为核心打造田园综合体,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立首席专家博士工作站,聘请国家级谷物首席科学家研发出最适合龙山种植的“龙珠系列”种子。与山东大学品牌研究中心合作,对龙山贡米进行全面包装和策划升级,打造“龙山味道”升级版。拥抱5G时代,布局直播电商、平台电商,线下与鲁商集团深度合作,整合华北地区660家银座、统一银座、大润发、华联等商超系统,发展订单农业,让龙山贡米产生更好效益。

平陵田园综合体总平面。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龙山贡米核心种植面积已扩展到4000多亩,带动3000多农户增收致富。拥有4600年历史的龙山文化,伴随着“龙山味道”的传播不断焕发新光彩。
从“龙山水豆腐”到“龙山小米”,穆峰的创业版图逐渐清晰。其核心载体和引擎,便是那座“龙山味道梦工厂”。这不仅是山东首家乡村振兴动能转换科创孵化基地,更是一个汇聚梦想、孵化希望的平台。

龙山味道梦工厂。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梦工厂的成功,在于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赋能文化,以文化引领产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穆峰说:“区域公用品牌是一座宝藏,但运营起来困难重重,没有成熟模式可循。”于是,他虚心求教专家教授,不断学习摸索,将龙山地域特有的黑陶、铁锅(平陵城章丘铁锅)等文化元素与农产品进行整合,打造出涵盖文化收藏、传统新造、农副产品三大体系,拥有龙山黑陶、龙山贡米、龙山水豆腐等九大子品牌、300多个品类产品的“龙山味道”品牌矩阵。

龙山水豆腐广场。章丘区委宣传部供图
梦工厂的功能远不止于产品孵化。它已成为凝聚青年、服务创业的重要阵地。穆峰牵头成立济南市百家农村合作社青年工作委员会,创建“青创享”品牌,积极吸纳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直播电商等26家配套服务企业入驻,构建起一个服务青年创业的生态圈。这里为300多名青年创客提供了孵化服务,推荐50多名优秀青年加入青联等组织,更为成员企业争取了总额1亿元的金融授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创业中的痛点难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尤其需要青年人。如今的穆峰,已从孤身一人奋斗,发展到带领一个100多人的青年团队。他们中许多是和他一样怀揣梦想、热爱家乡的年轻人。穆峰的成功实践,如同一面旗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关注乡村、回归乡村。
展望未来,穆峰将继续狠抓“米制品”和“豆制品”两大核心产业,通过拥抱新科技、引进专家人才、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全力研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带动更多父老乡亲致富增收,让“龙山味道”散发活力、香飘世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孟凡庚 王采怡
编辑:吴蓓蓓
审校:魏园
责编:宋方灿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