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疾控部门发布健康提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发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高发期,同时H3N2流感病毒活跃度上升,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婴幼儿群体中加速传播。秋冬季节本就是呼吸道与肠道疾病高发期,公众需加强防护意识,尤其关注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
诺如病毒:聚集性感染风险高,儿童呕吐症状突出
作为急性胃肠炎常见病原体,诺如病毒感染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高发。其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接触污染环境及气溶胶传播。感染后潜伏期24-48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及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为主。尽管该病毒具有自限性,但幼儿、老年人等高危人群需警惕脱水并发症。轻症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严重呕吐无法进食者需静脉补液,多数患者2-3天可康复,免疫功能低下者病程可能延长。
中国疾控中心特别提醒,诺如病毒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发聚集性疫情,需加强环境消毒与手卫生管理。
轮状病毒:两岁以下幼儿高风险,疫苗接种是关键
轮状病毒是引发婴幼儿腹泻的另一主要病原体,两岁以下儿童为高风险人群。感染后轻症表现为水样便腹泻、发热及呕吐,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专家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发生率。孩子出现呕吐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药物,并通过补液盐补充电解质,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立即就医。

流感病毒:H3N2型来袭,密闭场所传播风险高
H3N2流感属于甲型流感病毒,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在密闭场所可能通过气溶胶扩散。潜伏期1-3天,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39-40℃)、头痛、肌肉酸痛、咽喉痛及干咳等。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需重点防护。冬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接种疫苗是预防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染力超流感2.5倍,婴幼儿需警惕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发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传染力约为流感的2.5倍,主要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几乎所有儿童2岁前均曾感染,感染初期表现为鼻塞、流涕、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重症可能引发喘息、呼吸急促及喂养困难。轻症患者可居家休息,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综合防护建议:疫苗接种+手卫生+环境通风
针对多类病毒叠加流行趋势,专家建议: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中国、中国之声、中新社此前报道等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