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赤峰松山区“免费采捡白菜”事件调查结果及处理通报

时间:2025-11-21 08:36:37 来源:“今日松山”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子怡

近日,部分网络平台账号发布信息称赤峰市松山区出现“免费采捡白菜”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查明真相,松山区迅速成立由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农牧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通过走访询问、调取监控、筛查人员、核查数据等方式,全面核实事件经过并依法处理。现将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件基本情况

经核实,网传视频中涉及的“免费白菜”地块位于松山区当铺地村,系当地村民孙某某于2025年4月7日通过竞拍租赁,总面积485.9亩,租期一年。孙某某将其中190亩土地以原价分租给李某某、赵某某、廉某某、王某四人,剩余土地由孙某某自行种植玉米(105.9亩)。其余380亩土地种植两茬作物:第一茬为西瓜,第二茬为白菜,白菜于10月开始售卖。据采购商证实,事件发生前,5名种植户已陆续销售优质白菜201万斤,销售收入达46.1万元。

调查发现,此次事件系网络平台用户发布不实信息、部分网民转载传播、媒体未核实报道、群众受误导采捡及自媒体“失真发声”共同引发。具体经过如下:

1. 不实信息传播链条
11月3日14时,网民黄某某与朋友驾车经过当铺地村时,发现三名中老年人在涉事地块采捡白菜,交流后得知无人制止,随即采捡3棵白菜并拍摄视频。为增加个人账号流量,黄某某于当日15时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并在评论区标注菜地具体位置。该视频被王某某、苏某某等网友转发后,引发进一步传播。

2. 媒体报道失实扩大影响
11月4日21时,红山晚报记者刘某某联系王某某、苏某某了解情况,在未到现场核实的情况下,于5日上午10时通过官方账号发布题为《继免费捡土豆后又有新惊喜,赤峰一地可免费砍白菜》的视频,导致更多群众前往采捡。

3. 种植户发声与舆情升级
11月6日,种植户李某某发现自家菜地被采捡后,通过私信红山晚报询问信息来源未获答复,遂发布视频称“两天时间400亩地一扫而空”“损失达100万元”,引发网民广泛关注。经公安机关调查,李某某未报案且明确表示不追究群众责任,但要求媒体给出说法。部分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发布由AI生成的不实内容,配图非涉事菜地现场照片,进一步扩大不良影响。

4. 群众采捡行为分析
经调查,到现场采捡白菜的群众信息来源多样,包括居民口口相传、自媒体视频及红山晚报报道。多数群众认为白菜免费,部分为凑热闹,现场无人劝阻。自黄某某发布视频后,采捡人数持续增加,高峰时达百余人。经核实,事件发生前,涉事地块白菜已多轮择优采收,剩余白菜因低温霜冻质量下降,群众采捡后多用于食用或喂养畜禽。联合调查组委托法定评估机构测算,种植户损失为9.52万元,5名种植户对评估结果表示认同,补偿事宜已落实到位。

二、调查处理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松山区及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对涉事主体追究责任:

1. 首发视频人员责任
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黄某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予以治安处罚,并追究民事责任。

2. 转发不实信息人员责任
公安机关对王某某、苏某某未经证实在自媒体转发不实信息的行为予以批评教育。

3. 种植户发布不实信息责任
公安机关对李某某夸大事实、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予以批评教育。

4. 市属官方媒体责任
市委宣传部对市融媒体中心(红山晚报主办单位)主任、总编辑及副主任兼红山晚报总编辑进行约谈,责令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给予红山晚报警告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并注销记者刘某某的新闻记者证;市融媒体中心对红山晚报总编辑扣发年度绩效,对全媒体采编中心主任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扣发绩效,对记者刘某某停职处理并扣发绩效。

5. 参与采捡人员责任
公安机关对已追查到的涉事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6. 虚构事实网媒人员责任
对已查明的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网媒人员,交由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此次事件暴露出主办单位管理不严、群众法治意识薄弱、部分干部处置不力等问题。调查中发现,部分人员为追求流量发布不实信息,部分网民未加核实机械转发,个别自媒体夸大事实博取关注。我们呼吁: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众应保持理性、增强辨别能力,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环境,维护公平有序的社会秩序。

赤峰市松山区联合调查组

2025年11月17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