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昌11月19日电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冬季暖阳·凉山不凉”文旅季——陌上姜州2025会东公共艺术季,日前在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镇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艺术赋能乡村的盛会,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在地化创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嘉宾在开幕现场与驻地作品《焱焱》合影。 主办方供图
作为艺术季总策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董书兵表示,本次活动秉持“在地性、公共性、生态性、学术性”四大核心理念,旨在打破艺术与乡村的边界,让当代艺术走出展厅,扎根乡土。他强调:“我们希望通过艺术与农耕文明的对话,与乡土文化的共生,让更多人感受到‘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的温情,品味陌上姜州的诗意与魅力。”
艺术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许正龙进一步阐释了公共艺术的独特价值:“在这里,艺术不再是美术馆里的‘阳春白雪’,而是田垄间的风景、乡道旁的对话、村落中的记忆。当看到乡亲们为作品驻足畅谈,孩子们在作品旁嬉戏玩耍,我们知道艺术已经真正融入了姜州的生活。”
艺术作品《成果2018》引来当地孩童互动。 主办方供图
艺术季现场发布了多件融合乡土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其中,驻地互动作品《焱焱》以姜州田野为基底,将彝族传统纹样融入火焰形态的亚克力彩片,通过螺旋结构模拟火把节的篝火堆,既诠释生命与文明的生生不息,又承载祈福寓意。此外,11件特邀作品以多元面貌与农耕生活交融,11件驻地作品则将田野记忆转化为可触摸的公共艺术。例如,作品《酸豁咯儿》以川渝方言“涮火锅”为灵感,用花卉和农作物作为九宫格火锅的“食材”,并随季节更替呈现不同风貌。
艺术作品《酸豁咯儿》的九宫格火锅造型极具地方特色。 主办方供图
开幕当日还举行了“校地企党支部联建暨‘艺启乡野’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探索“党建+艺术+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与会者一致认为,通过公共艺术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可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中共会东县委常委、姜州镇党委书记孙云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乡村振兴既需要政策的引领,也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既需要产业的支撑,更呼唤美学的浸润。我们诚邀更多艺术家、设计师和青年创客来到会东,让艺术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