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11月20日电 (常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日对外宣布,由该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刚教授团队主导的基因编辑猪-猕猴异种肾脏移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受体猕猴存活时间已突破一年,移植肾脏功能持续稳定。
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实现异种移植灵长类动物存活超一年的国家,为解决人类器官短缺危机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
突破性进展:攻克两大核心难题
异种器官移植被视为缓解器官供需矛盾的潜在解决方案,但超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与感染风险等难题长期制约研究进展。自1999年开展中国首例异种移植动物实验以来,陈刚团队持续深耕该领域。2019年,团队通过新型多基因编辑猪实验成功规避超急性排斥,但移植肾存活时间仍难以突破一个月。
面对瓶颈,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性排查锁定两大关键障碍:猪巨细胞病毒(PCMV)感染风险与精准免疫抑制方案缺失。经过技术攻关,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PCMV防控体系,并建立动态免疫监测模型,最终在抑制排斥反应与预防感染间实现平衡。目前,存活超一年的受体猕猴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血液检测显示肾功能与代谢水平与健康个体无显著差异。
临床转化:三至五年内有望应用
"对于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而言,异种移植是延续生命的最后希望。"陈刚教授表示,团队已建立从基因编辑猪培育到移植手术的全流程技术体系,下一步将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长期生存实验,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据透露,该技术有望在未来3-5年内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尿毒症、肝衰竭等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200万人因器官短缺死亡,中国器官等待者与捐献者比例高达30:1。此次突破不仅为中国异种移植研究跻身国际前列奠定基础,更为全球器官短缺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