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顺德水道“民心桥”:临时鱼市连通民心,温暖秋日江畔

时间:2025-11-21 14:0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润泽

中新网佛山11月20日电 题:顺德水道“民心桥”:临时鱼市连通民心 温暖秋日江畔

作者 王坚 孙晨林

每天15时50分,佛山市顺德水道龙翔大桥下游段的河堤上,广航局顺德水道项目部的安全主管小陈与两名同事已提前到位。他们熟练地移开部分绿色金属围蔽网,拉起警戒带,摆放好三把大型遮阳伞和塑料凳,并从项目部搬来一箱清凉饮料——这个临时搭建的“服务站”,即将迎来每日最热闹的时刻。

10分钟后,首批渔民驾着小船陆续靠岸,岸边很快聚集起拎着菜篮的村民。“开渔咯!”吆喝声、问价声与欢笑声交织,让原本寂静的河堤瞬间鲜活起来。

顺德水道临时鱼市现场

图:民众在“天然鱼市”采买。孙晨林 摄

施工围蔽遇“天然鱼市”:便利与安全的两难抉择

作为广东省重点水运项目,顺德水道扩能升级工程对提升珠江三角洲航运能力至关重要。根据规划,龙翔工区需对3公里河堤进行围蔽施工。然而,被围蔽的河堤内侧有一处亲水平台,是周边村民沿用数十年的“天然鱼市”——每日下午,渔民在此售卖刚捕捞的鲜鱼,肥美的“和顺鱼”更是秋季餐桌上的“明星菜品”。

“围蔽网一拦,卖鱼的、买鱼的都要绕行数公里,渔船也无法靠岸,鱼市怕是要散了。”村民崔老伯的担忧道出了众人心声。尽管项目部多次加固围蔽网并设立警示牌,但习惯便利的村民仍屡次破坏围蔽,施工方与村民的矛盾一度陷入僵局。

从“严防死守”到“变堵为疏”:一场榕树下的座谈会破局

面对困境,项目部召开专题会议后决定主动破局。项目经理潘庆杰带领团队走进村庄,与几位长者在榕树下展开座谈。“我们这才知道,这个码头对村民的意义远超想象。”项目书记回忆道,“一位阿伯说,顺德水道的和顺鱼肥美鲜甜,是老广们割舍不下的乡愁;这里不仅是交易点,更是村民生活记忆的载体。”

深入了解需求后,项目部果断调整策略:将5公里河堤分级分段,根据施工进度动态开放。针对“鱼市”所在河堤,每日16时至18时开放两小时,并配套多项服务措施:

  • 加强船舶调度,避免交叉航行风险;
  • 设置遮阳伞、塑料凳及清凉饮料,为渔民和村民防暑降温;
  • 闭市后清理卫生,恢复围蔽网。

两小时的“民心桥”:波光里的和谐与温情

如今,每日16时的码头成为江畔最生动的风景。“帮我称两斤虾,再挑条靓的和顺鱼!”“过来搭把手卸货!”粤语对话声中,项目安全员小陈一边留意岸边安全,一边帮老人提装鱼的袋子。夕阳余晖洒在江面,波光粼粼中映照着渔民的笑脸与村民的满足。

两小时开放时间结束,渔民与村民陆续散去,项目部工作人员开始整理现场。小码头恢复宁静,但一种基于相互理解的和谐氛围,已深深融入秋日的波光与村民的笑语中。

“一道围蔽网,打开了一扇门,连通了民心。”项目部负责人感慨道。这个每日仅开放两小时的临时码头,不仅保障了施工安全,更成为广航建设者与当地百姓之间的“民心桥”,让工程建设与民生需求实现双赢。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