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团队突破:新型聚合物实现胰岛素无创经皮给药,糖尿病管理迎新方案

时间:2025-11-21 14:44: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北京时间11月20日凌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创新技术,首次实现了胰岛素的无创经皮给药。这一成果为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提供了除注射外的全新治疗选择,标志着糖尿病管理迈入无创时代。

中英联合团队攻克生物大分子透皮难题
该研究由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相佳佳研究员、周如鸿教授团队联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陈荣军教授共同完成。研究团队介绍,尽管经皮给药因其便捷性和高患者依从性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药物,但胰岛素等蛋白质类大分子因分子尺寸大、皮肤屏障作用强,始终难以实现透皮递送。现有技术如显微针、超声和化学渗透剂等,均存在创伤性或破坏皮肤完整性的问题,限制了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团队在实验室合影

图:参与研究的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团队在实验室合影(申有青 供图)

智能聚合物OP突破透皮瓶颈
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OP的智能聚合物,其核心创新在于利用皮肤pH梯度变化实现分层渗透。当与胰岛素结合时,OP能精准识别皮肤不同深度的酸碱度差异,逐层突破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屏障,最终将胰岛素高效递送至全身循环系统,并在肝脏和骨骼肌等关键葡萄糖调节组织中富集。

动物实验验证安全性与有效性
在糖尿病小鼠和小型猪模型中,涂抹OP-胰岛素复合物的实验对象血糖水平在1-2小时内显著下降至正常范围,效果与注射胰岛素相当,且药效持续时间长达12小时。更关键的是,实验全程未观察到皮肤细胞损伤、血细胞异常或肝肾功能改变,证实了该技术的生物安全性。申有青教授指出:"这是首次证明大分子药物可以在不破坏皮肤结构的前提下实现透皮递送。"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研究团队强调,尽管仍需开展长期安全性评估和剂量优化研究,但OP聚合物平台已展现出多用途潜力。其不仅可应用于胰岛素递送,还可能为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的无创给药提供解决方案。这项突破或将重新定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日常管理模式,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标志着中国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已跻身国际前沿。随着后续临床试验的推进,全球糖尿病患者有望在未来三年内用上这款"皮肤贴片式胰岛素"。(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