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迎来办学七十周年重要里程碑。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七十周年发展暨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近日在北京隆重举办。会议期间,学院发布了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多领域的系列重要成果,标志着中国新闻教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全球视野下的学术盛会:70余位院长与300余位代表共话未来
本次论坛以“全球沟通、理解与信任:未来传播与未来社会”为主题,吸引了来自70余所中外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院长、300余位海内外校友代表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与会嘉宾围绕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与挑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新闻教育如何适应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
校长林尚立: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引领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人大新闻学院是新中国的第一所正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面对信息时代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他提出三点期望:
1. 坚持面向未来、全球与时代,继承优良传统;
2. 服务国家战略,以学科根基、人民情怀、技术视野与全球格局培养复合型人才;
3. 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与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及世界读懂中国贡献智慧。
荣誉教授方汉奇:中国新闻教育的“领头羊”与未来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回顾了学院发展历程,指出人大新闻系自创立之初便构建了系统的办学格局,培养了大批新闻理论与实践人才,在教材建设领域作出卓越贡献。他寄语学院:“未来需在新闻教学、科研与实践方面持续发力,在原有基础上攀登更高峰。”
重磅成果发布:“明新大模型1.0”推动AI与新闻深度融合
会议现场发布了“明新大模型1.0”等系列创新成果。该模型由人大新闻学院与高瓴人工智能学院联合研发,整合三大核心智能体:
- “深澜·DeepPulse”:面向可信新闻的深度生产;
- “睿析·OpinionPulse”:聚焦舆情动态的推演分析;
- “和鸣·GlobalPulse”:支持全球社交内容的智能传播。
模型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与舆情治理领域的深度应用,为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启动未来传播创新联盟,发布十年学科发展路线图
会议现场正式启动“未来传播创新联盟”,并发布“面向2035的十年学科发展路线图”。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化,以更创新的思维引领行业变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新闻教育的智慧与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