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从30元到50元不等,宣称价格越高成功率越高——第三方平台抢票加速服务是真实效果还是营销噱头?
随着国庆、中秋假期临近,热门方向火车票出现“开票即候补”现象,第三方平台的“抢票加速”服务再次成为焦点。这类服务收费从30元至50元不等,部分平台宣称价格越高成功率越高,但实际效果却引发争议。江苏省消保委近日通过实测发现,12306平台出票速度最快,部分第三方平台不仅出票晚于12306,甚至存在未抢到票的情况,与其承诺的“高成功率”不符。
江苏省消保委选取9家第三方平台及12306平台,分别体验购买南京南至秦皇岛的G1236次列车和南京南至北京南的G4次列车火车票。结果显示:
此外,附加费高低与抢票结果无显著正向关联,高价服务并未兑现实际效果。
记者在多家在线旅游平台体验订票时发现,部分平台将“抢票加速”服务置于显眼位置,而无额外收费的“普通抢票”选项则被放在下方,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例如,在某平台购买南京南至北京南G4次列车火车票时(二等座票价533元/张),用户本打算购买45元的专人抢票服务,但在确认订单界面中,“光速抢票、成功率更高”按钮以醒目的橙色显示在右下角,与用户习惯的“确认”“下一步”按钮位置一致,导致用户误触发付费操作,最终实际支付抢票附加费达95元。然而,该平台出票时间依然晚于12306。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建议,消费者应谨慎选择第三方平台的“抢票加速”服务,不要被平台的“高成功率”宣传误导。此外,在付款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费用明细,及时取消不需要的增值服务,避免因误操作产生额外费用。
(来源:《工人日报》2025年09月29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