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9月30日电 (记者 李佩珊)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宁夏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以“迎国庆 庆中秋 浪宁夏”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启动,乡村旅游领域通过六大“宁字号”品牌建设——宁景百村、宁味千碗、宁选好礼、宁韵百宿、宁遗百坊、宁艺好戏,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传统节日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
民宿经济崛起:假日预订量激增,文化体验成核心吸引力
近年来,宁夏乡村民宿凭借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沉浸式体验,成为游客深度游的首选。据统计,今年双节期间民宿预订量同比增幅显著,其中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民宿尤为火爆。从贺兰山麓的昊然山居、山上人家,到黄河岸边的南岸民宿、黄羊古落,再到六盘山下的盘龙山庄,每处民宿都以建筑风格、装饰细节和活动设计传递着在地文化。“宁韵百宿”项目正通过全区筛选100家文化主题民宿,构建差异化住宿体系。
美食赋能旅游:从舌尖到心尖的文化传递
“宁食百味”项目系统梳理宁夏乡村特色菜品,将传统饮食文化转化为旅游吸引力。双节期间,多家民宿推出节日限定美食:西吉红军寨民宿的柴火鸡以散养土鸡配农家干菜,还原质朴风味;吴忠林溪客栈依托灵芝种植优势,开发灵芝炖土鸡等养生菜系,实现药食同源的现代演绎。这种“美食+民宿”模式,不仅满足味蕾需求,更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文化深度融合:民宿成为在地文化体验场域
宁夏民宿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经营者通过建筑改造、服务设计和活动策划,全方位融入文化元素。双节前夕,各民宿从服务培训到客房布置,从菜单设计到非遗体验活动,均力求呈现文化厚度。游客入住贺兰山民宿,可参与中秋月饼制作、学习传统剪纸,甚至体验农耕劳作,使住宿空间转变为文化互动平台。
行业专家指出,当前旅游市场呈现“近程化、深度化”趋势,宁夏的民宿+美食+文化模式精准契合需求,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本。当明月照亮贺兰山、六盘山与黄河两岸,民宿中的灯火不仅映照出文旅融合的成果,更成为连接城乡、传承文化的温暖纽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