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华南理工大学正式实施《关于加强校园车辆安全出行与行驶管理的通告》,通过细化车辆行驶规范、明确违规处置措施,进一步筑牢校园交通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出行安全。
机动车限速标准:分区域精准管控
根据通告要求,机动车进入校园后需严格遵守以下限速规定:
- 门禁区域:进出校门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需主动避让行人及非机动车;
- 主干道:时速限制为25公里/小时;
- 次干道: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
- 人员密集区:途经教学楼、宿舍区、图书馆、食堂等区域时,须减速慢行并礼让行人。
电动自行车管理:安全规范全面升级
针对电动自行车通行,通告提出三项核心要求:
- 时速限制:校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严禁竞速、超速行为;
- 驾驶资质:驾驶者须年满16周岁,行驶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头盔,禁止违规载人;
- 充电安全:严禁将电动自行车或蓄电池带入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建筑物内停放或充电,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
违规处置措施:分级惩戒强化执行
为确保规定落地,学校将采取差异化处置方案:
- 校内车辆:一个自然月内首次超速将给予警示,第二次超速直接取消入校资格;
- 校外车辆:存在违停、超速等行为,立即限制入校权限。
此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华南理工大学在构建平安校园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通过“限速+惩戒”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既规范了车辆行驶秩序,也为师生营造了更安全的出行环境。(总台记者 郑澍 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