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文化观察:在华外国人如何共庆中秋佳节?

时间:2025-10-06 21:0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岩

  中新网宁波10月6日电(林波)10月6日晚,浙江宁波老外滩被悠扬的手风琴声点亮,一场跨越国界的中秋文化对话在此上演。

西班牙街头艺人乔恩在宁波老外滩演奏手风琴

  来自西班牙的街头艺人乔恩手持手风琴,在月光与灯影交织的江畔奏响旋律。这位‘中国女婿’与妻子叶优娟定居宁波后,将老外滩视为第二故乡。‘这里的中西建筑对话让我着迷,音乐是跨越语言的桥梁。’乔恩表示,他选择用琴声传递对‘团圆文化’的独特理解。

中秋夜宁波老外滩夜景

  随着入境免签政策带来国际游客潮,一批长期扎根中国的外国人正以深度体验重构传统节日认知。当《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旋律从乔恩的琴键间流淌而出,东方的柔情与西方的浪漫在江畔完美交融。‘中秋节不仅是团圆,更是充满浪漫气息的中国节日。’乔恩希望通过音乐为市民带来快乐。

  在距离宁波千公里外的内蒙古二连浩特,美国姑娘阳离子正用骑行诠释别样中秋。这位2018年来南京攻读环境工程硕士的自媒体博主,将镜头对准中国乡村与环保议题。‘这个中秋我选择在草原追月,用骑行感受土地的温度。’阳离子表示,这种动态体验让她更深入理解中国文化。

  与阳离子的‘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自媒体人德米日的‘静’选择。‘中国节假日的热闹我早已熟悉,这次想安静赏月。’德米日在中国生活多年,深谙‘反向过节’的智慧。这种从‘打卡体验’到‘深度融入’的转变,折射出在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升级。

  从乔恩的琴声到阳离子的骑行,再到德米日的居家时光,这些多元的中秋打开方式,正是中国文化包容性与吸引力的生动注脚。当传统佳节遇见国际视野,碰撞出的不仅是文化火花,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