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阿富汗强硬表态:无需中国介入,已备战应对美军威胁

时间:2025-09-25 15:02:30 来源:历史有些冷 作者:历史有些冷

9月2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发表强硬言论,声称“塔利班政权必须归还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否则美国将面临严重后果”。这一表态迅速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尤其是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强硬回应,更是让局势骤然紧张。

仅仅48小时后,阿富汗临时政府总参谋长卡里·法西胡丁身着橄榄绿军装,在喀布尔郊外的训练场上公开表态:“我们的人民经历了四十年战争,但从不畏惧威胁。如果美军试图强行重返阿富汗,我们的军队已做好全面迎战的准备。”



在法西胡丁发表讲话的同时,其身后传来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列刚刚完成演习的装甲部队正在扬起漫天沙尘,展示着阿富汗军队的实战能力。

此次交锋的焦点——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位于帕尔万省,距离喀布尔仅50公里,曾是美军在阿富汗的最大军事据点,直到2021年8月美军仓促撤离后才被塔利班接管。如今,这一战略要地已成为新一轮国际博弈的风暴眼。

那么,特朗普的威胁真的会转化为实际行动吗?从当前美军在全球的部署情况来看,答案并不乐观。截至2025年9月,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战斗群虽部署在阿拉伯海,但同期美军在波斯湾的兵力规模较去年同期反而减少了15%。这种军事部署与强硬言论之间的反差,可能预示着某些政治算计。



阿富汗军方的反应速度却异乎寻常的迅速。法西胡丁发表讲话的玛尔卡兹训练基地,正是近年来俄制T-72坦克和美制悍马军车混编部队的驻地,显示出阿富汗军队在装备上的多元化和实战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危机中地区大国的态度耐人寻味。与以往危机时刻各方急忙调停不同,德黑兰和伊斯兰堡始终保持沉默。莫斯科方面仅在9月22日发布了一份例行声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而北京的外交表态更是谨慎得近乎微妙。



这种反常的静默,可能意味着地区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阿富汗的地形沙盘推演最能说明问题。兴都库什山脉的险要地形,曾经让英苏联军和大英帝国折戟沉沙。现在,政府军控制着全国85%的领土,其特种部队“巴德里313营”经常在帕克蒂亚省举行实兵对抗演习,展示着强大的战斗力。

在这个背景下,特朗普的威胁表面上针对巴格拉姆基地,实则暴露了美国战略界存在的三个认知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仍用20世纪视角看待21世纪的阿富汗。美军撤离后,区域力量迅速填空。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乃至印度,都加强了与阿富汗的接触。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中国的位置。



阿富汗这次似乎根本没打算拉中国出来当“挡箭牌”。法西赫丁说的是“已做好准备跟美军开战”,而不是“有某某大国支持我们”。这种“我们自己能搞定”的姿态,反而更凸显其战略自主性。

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感当然很强,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矿产资源投资都是实打实的。但中国在中亚─阿富汗一带的策略历来清晰:促稳、反恐、做生意,绝不当头、绝不军事介入。阿富汗当局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不喊“兄弟来帮忙”,而是自己站出来直面美国。



这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态度,反而更容易赢得周边国家的默许甚至尊重。毕竟谁都不想隔壁住着一个事事要靠域外大国出手的政权,那太不稳定了。并且,当前塔利班政权已获得联合国68个成员国承认,而这种国际关系的正常化进程,使简单粗暴的军事威胁愈发显得不合时宜。

第二个误区是低估阿富汗人的民族意志。每个阿富汗孩子都在战火中长大,他们能凭脚步声分辨火箭弹型号。美国人说要带来‘严重后果’,但对他们而言,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回到熟悉的战斗状态。这种深入骨髓的战争记忆,恰恰是外来军事力量最难克服的障碍。



最致命的可能是第三个误区——误判大国竞争态势。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刚在撒马尔罕闭幕,与会的区域安全专家们普遍认为,美国若再度军事介入阿富汗,最大受益者反而可能是军火商和极端组织。

正如迪拜海湾研究中心报告显示,近年来阿富汗与邻国的经贸额逐年上升,任何军事冲突都可能破坏刚刚复苏的区域经济链条。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



阿富汗军方近期展示了改装自杀式无人机的视频,这些装备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在山地作战中足以对传统空军基地构成威胁。这意味着非对称作战模式已经进化到3.0阶段,塔利班可能用不到500万美元的无人机群,就能迫使对方耗费数十亿美元的反导系统。

四年前美军撤离时留在巴格拉姆基地的数十辆军用车辆,如今正漆着新政权标志在喀布尔街头巡逻。那些被遗弃的直升机经过以色列技术人员的维修,现在成了阿富汗空军的主力。



军事占领终会结束,但一个国家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永远不会过时。特朗普的威胁最终会化作实际行动吗?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但美方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在阿富汗这片埋葬过三个帝国的土地上,任何外来武力威胁都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算术题:需要付出多少鲜血与财富,才能换来又一个十年的战略僵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