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笔者在分析中提及俄军在对训练场等人员集结地的打击行动中表现突出,然而今日局势却出现了戏剧性反转。据俄罗斯军事博主披露,乌军动用了‘海马斯’火箭炮,对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的俄军集结地实施了大规模轰炸,导致俄军伤亡严重。
尽管目前尚未获取到更多直观证据,如图片和视频等,但此次轰炸对乌克兰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正如笔者昨日所言,在集结地消灭敌军相较于在战场上直接对抗,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己方牺牲。当然,笔者个人的分析预测并不重要,更希望乌军能够借鉴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的战术,该战术自问世以来便展现出高效性,无论是打击乌军训练场还是靠近前线的空军基地,俄军几乎都能实现‘发现即打击’,这一表现确实值得称赞。
当前,前线战斗最为激烈的地区仍然是波克罗夫斯克,尤其是其附近的多布罗皮利亚。据包括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在内的多个消息源透露,乌军在此地实施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包围行动,成功将俄军分割在三个独立的包围圈内,并切断了其撤退路线。
在多布罗皮利亚的作战中,乌军大量运用了无人机群进行侦察和打击。俄军的增援部队和补给车队在抵达前线前便遭受重创,甚至被完全消灭。而俄军在撤退时也因多重火力封锁而陷入绝境,被压缩在一条狭窄的走廊里,承受着乌军从两侧发起的猛烈夹击。
乌军在此地打造了一片‘杀戮区’,使得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的进攻计划彻底破产,变成了一场灾难。一些知名的俄罗斯军事博主,如波多利亚卡,也承认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形势灾难性十足;部队几乎被包围,支援人员短缺,损失惨重,其后果早已显现。’
多布罗皮利亚的局势变化甚至对整个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俄军不仅向此地投入了大量预备队,还从其他战线抽调部队支援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然而,即便如此,俄军仍未能维持对波克罗夫斯克的近乎全线进攻。这直接导致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和苏梅等地的进攻受到波及。包括俄军第810海军陆战旅在内的一些部队,虽然自称‘英勇作战’,但实际上却再次陷入了‘绞肉机’般的困境。有俄军士兵哀叹:‘显然所有人都会被消灭,乌军攻势猛烈,我们甚至连像样的侦察都没有,彻底完蛋了。’
如今看来,无论是乌军当初的疏忽还是有意为之,俄军对多布罗皮利亚的进攻都已完全被乌军所操控。乌军不仅成功包围了俄军,还吸引了俄军向此地投入更多资源和兵力,使其持续遭受消灭。同时,乌军还成功影响到了其他战线,在战术上和战略上都取得了积极作用。而俄军甚至克里姆林宫却只能被动地继续向多布罗皮利亚投入更多兵力和资源。毕竟,这么多俄军被包围并消灭,无论是从宣传角度还是对俄军士气的影响来看,都是毁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