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债务纠纷的特殊案例引发广泛关注。某市民张先生(化名)向记者透露,其亲戚十年前因生意周转需要,向自己借款28万元,双方立有书面借据,但此后十年间对方始终未主动还款,张先生也因顾念亲情从未催讨。
"当时想着都是亲戚,能帮就帮一把。"张先生回忆道,"这十年间他们家买了新车、换了新房,但始终没提还钱的事。我妻子为此生过气,但我觉得催债会伤感情,就一直拖着。"
转折点出现在今年公务员考试期间。张先生从共同亲友处得知,该亲戚的儿子今年报考了某市级机关公务员岗位,目前已通过笔试面试,正在进行政审环节。根据我国公务员录用规定,政审环节会全面审查考生及其直系亲属的诚信记录。
"我翻出当年的借条,考虑了整整三天。"张先生表示,"最终还是决定在政审关键期联系对方。不是为了报复,而是想让他们明白,诚信是做人之本,尤其在涉及子女前程的时候。"
接到电话后,该亲戚立即表示将在一周内归还全部欠款。目前,张先生已收到全部28万元还款及相应利息。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影响亲戚关系时,张先生坦言:"真正的亲情不会因为一次正当的债务追讨就破裂。相反,通过这件事,我们双方都更明白了诚信和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时效限制。本案中债务人主动还款的行为,既履行了法律义务,也维护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此事在网络引发热议,多数网友支持张先生的做法。有评论认为:"在涉及原则问题时,亲情也需要有底线。""政审环节设置得很有必要,能督促全社会重视诚信建设。"
记者提醒,遇到债务纠纷时,建议:1. 保留完整借款凭证;2. 定期通过书面形式催告;3. 超过诉讼时效可主张自然债务;4. 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诚信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每个人都应自觉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