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徐恩曾逃台后遭清算:权倾一时的中统掌门人如何陨落?

时间:2025-10-12 23:45:26 来源:史笔似尘钩 作者:史笔似尘钩

1985年9月26日,台北市一处僻静的别墅内,89岁的徐恩曾在睡梦中停止了呼吸。这位曾掌控国民党核心特务机构“中统”、一度权倾朝野的风云人物,临终时身边仅有老妻相伴。床头柜上散落着几张泛黄的旧照片,其中一张1932年与CC系核心成员的合影里,西装革履的他与晚年形容枯槁的模样判若两人。

从执掌中统时的“蒋家鹰犬”,到被蒋介石亲手罢黜的“弃子”,再到流亡台湾后无人问津的“寓公”,徐恩曾的一生充满戏剧性。那么,这位特务头目究竟是谁?他犯下过哪些罪行?又是如何被蒋介石抛弃的?



中统掌舵人:留洋高材生的特务之路

1896年,徐恩曾生于浙江吴兴的官宦世家。祖父徐有壬官至清朝军机大臣,父亲徐承熙是当地名士,家中藏书万卷。自幼聪慧的他16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22岁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卡耐基理工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电机工程,成为民国特务体系中少有的“海归精英”。

留洋经历不仅让徐恩曾掌握无线电技术,更塑造了他“中西合璧”的行事风格。回国后,经族叔徐青甫举荐,他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技术科科长,负责管理党务系统的无线电通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为巩固统治筹建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正式成立。1931年,陈立夫因事务繁忙,将科长一职交给既有CC系背景又懂技术的徐恩曾,由此开启了他的特务生涯。

上任之初,徐恩曾积极扩充势力,吸纳留洋同学、同乡故旧,并从高校招募青年学生,组建起一支“高学历特务队伍”。他利用专业知识建立全国无线电监听网络,破解地下党通讯密码,仅1932年就截获上千份秘密电报。到1935年,调查科已更名为“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徐恩曾任副局长,手下特务超过万人,成为与军统分庭抗礼的核心机构。



滥杀无辜:技术导向的“反共”暴行

徐恩曾主导的中统以“反共”为核心任务。1931年,他刚上任就破获顾顺章叛变案。这位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掌握大量机密,在武汉被捕后很快叛变。徐恩曾连夜从南京赶赴上海,指挥抓捕陈延年、赵世炎等重要人物,导致上海地下组织几乎瘫痪。

此后数年,徐恩曾的“反共”行动愈演愈烈。他发明“地毯式搜捕”“连环审讯”等残酷手段,仅1933年至1934年间,中统就在全国范围内逮捕超过3万人,其中不少人死于酷刑或秘密处决。1934年,他以“宣传赤化”为由查封《申报》,逮捕主编史良才,压制舆论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徐恩曾的“反共”行动带有强烈的技术导向。他设立“情报研究室”,整理地下党组织架构、人员名单及活动规律,甚至编写《问题分析报告》供蒋介石参考。他还率先将无线电技术用于特务工作,建立“空中监听网”,多次凭借截获的电报摧毁秘密据点。

然而,随着权力膨胀,徐恩曾的贪婪和腐败也逐渐暴露。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因私吞大量财物被蒋介石罢免,从此退出政治舞台。逃往台湾后,他试图携带巨额财宝东山再起,却遭到蒋介石清算,最终在孤寂中离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