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科技狠活泛滥?三无食品添加剂网络公开售卖,平台监管缺失引担忧

时间:2025-10-18 14:21:59 来源:暂无来源 作者:暂无作者
科技狠活泛滥?三无食品添加剂网络公开售卖,平台监管缺失引担忧

疑似三无食品添加剂展示图

近日,一则关于网络平台公开售卖疑似三无食品添加剂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网友爆料,在多个主流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添加剂产品,这些产品以'科技与狠活'为噱头进行宣传,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安全。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违规产品多以'复配食品添加剂''专用调味粉'等名义销售,商品详情页普遍存在模糊标注成分、规避关键信息的情况。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商家在买家咨询时,竟直言'这是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在用'。

平台审核形同虚设?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需取得相关资质,产品包装必须明确标注成分、生产日期等信息。然而这些'三无'产品不仅通过平台审核上架,部分商品销量还超过千件。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平台客服时,得到的回复竟是'建议查看商品详情页',对违规行为未作任何处理。

平台客服回应截图

'这明显是平台监管失职。'食品安全专家李教授表示,'三无添加剂不仅可能含有非法添加物,其剂量控制也完全无法保证,长期食用可能引发慢性中毒等严重后果。'

消费者健康谁来守护?

在某投诉平台,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投诉已超过2万条,其中'三无产品''虚假宣传'占比最高。北京消费者王女士称,购买某网红调味粉后出现腹泻症状,经检测发现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工业色素。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涉事商品被紧急下架。但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添加剂时应:

  • 查看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 核对成分表是否完整
  • 优先选择知名品牌产品

这场'科技与狠活'的风波,暴露出网络食品销售领域的监管漏洞。当平台追逐流量而忽视责任,当商家为利益铤而走险,最终买单的始终是普通消费者。如何构建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网络,需要监管部门、平台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