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陈怡轩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在天津开阔的厂房内,红色幕布缓缓落下,一架跨度达64米的钢结构天车映入眼帘,现场掌声雷动。2025年10月,空中客车在中国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正式启用,标志着这家欧洲航空巨头在中国市场开启新篇章。

这场由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主持的启动仪式,汇聚了空客全球CEO傅里、欧盟及英法德西驻华大使、国家发改委等高层代表。中航工业总经理魏应彪的出席,更暗示着这场合作超越商业范畴——仪式次日,傅里即赴京与中航工业董事长展开战略对话。
2025年10月,空客与莱昂纳多、泰雷斯合并成立"超级航天联合体",目标直指马斯克的SpaceX星链。面对资源分散的困境,欧洲航空业将中国视为关键合作伙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徐岗指出:"中国制造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航空领域是国家战略重点,这为空客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008年,空客在天津投产首条A320总装线,几乎复刻了欧洲汉堡工厂模式。"中国占全球20%的航空市场,发展潜力坚实。"徐岗透露,中国航空人口正以每年3000-4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2025年达5亿,但与14亿总人口相比仍有巨大空间。
数据印证了这种判断:空客在华工业合作价值从2008年的1.2亿美元跃升至2025年的10亿美元。2022年,东航、国航、南航联合采购292架A320Neo,订单总额达2491亿元。截至2025年,空客在中国市场份额已超55%,亚太地区营收达1386亿元,占全球25.7%。

《全球市场预测报告》 空客2004年发布
天津总装线的落地历经激烈竞争。徐岗回忆:"2005年项目启动时,我们整合了地方政府、保税区、物流港口等资源。"如今,以天津为中心的中国航空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中航工业旗下哈飞、成飞等企业与空客合作不断深化,从生产机翼前缘等基础部件,到参与A350复合材料部件制造,再到全机身系统安装。空客全球CEO傅里宣布:"2025年起,我们将在中国建立200家本土供应商的民航生态系统。"华欧培训中心已培养6万名中国飞行员及数万名维修人员。

空客A320天津一线总装厂 来源:空中客车
巧合的是,天津首条总装线投产的2008年,正是国产C919立项关键期。同济大学教授沈海军指出:"引入空客旨在提升中国民航供应链质量,其供应商同时为C919供货。"宝钛股份、中航沈飞等企业正为两大机型提供钛合金、起落架等关键部件。
面对竞争,傅里表示:"我们更关注客户需求,航空产业需要全球化协作。"数据显示,商飞已获超1000架C919意向订单,认证供应商占比达60%。但产能仍是最大挑战——商飞员工透露:"工程师常彻夜工作,我们与航天科技集团等成立专家团队攻关核心技术。"

民用大飞机三大主制造商供应商资质情况(2025)来源:航空产业网
天津二线投产背后,是空客全球月产75架的雄心。徐岗坦言:"没有数量支撑,经济效益和本土化都无从谈起。"2025年,空客计划交付820架飞机,但截至11月初仅完成585架,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短缺成为主要瓶颈。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全球积压订单占机队57%,按当前速率需13-14年消化。傅里透露:"天津工厂不仅服务中国客户,去年25%的飞机交付给了境外航司。"随着A320neo系列在华交付,空客全球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这场中欧航空合作的新战役正在改写行业格局。

空客天津二线投产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