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内存带宽与功耗问题逐渐成为制约AI芯片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机构最新研究指出,高带宽内存(HBM)技术通过突破传统内存架构限制,已成为DRAM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稳居当前AI芯片的主流解决方案地位。
HBM技术突破内存墙瓶颈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HBM技术通过3D堆叠架构与TSV(硅通孔)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内存带宽不足、功耗过高及容量受限等核心问题。据Yole预测,全球HBM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70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的980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3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性能优势显著 产业链协同发展
SK海力士技术团队分析指出,HBM的引入使AI系统性能与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其增长速度已超越传统内存技术,成功打破内存墙限制。从产业链结构来看,HBM产业呈现三级分工:上游涵盖电镀液、前驱体、IC载板等关键材料供应商,以及TSV设备、检测设备等精密装备制造商;中游聚焦HBM芯片制造;下游则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中心运算及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
技术难点方面,TSV工序作为HBM制造的核心环节,涉及光刻、涂胶、刻蚀等20余道复杂工艺,其技术复杂度与价值占比均居产业链首位。民生证券研究认为,当前国产HBM技术虽处于发展初期,但上游设备材料领域已迎来战略机遇期,国产化替代进程亟待加速。
本土企业技术突破 产业化进程提速
据财联社主题库披露,多家本土企业在HBM产业链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HBM技术将成为决定芯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国产供应链在材料、设备环节的突破,不仅有助于降低对进口技术的依赖,更将推动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占据更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