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企业家过度依赖粉丝营销:塌房危机的深层诱因

时间:2025-10-26 15:05:58 来源:学申论的谈妹 作者:学申论的谈妹

近日,央视新闻宣布与B站深度共创视频播客环节的消息引发关注。作为国内传统媒体的标杆,央视为何选择与新兴视频平台合作?这一举动背后,折射出短视频时代深度内容价值的回归——B站上受欢迎的视频博客,其形式与电视时代访谈节目高度相似,在碎片化信息洪流中,这种深度对话模式正成为稀缺品。


短视频营销的双刃剑:流量反噬的集体困境

当前,企业家群体普遍将"人设营销+短视频"视为核心战略,却忽视了深度内容输出。这种策略正引发连锁反应:从产品缺陷到决策失误,用户负面情绪集中指向企业掌门人。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而是企业决策层对消费者关系的根本性异化——将顾客从服务对象异化为可操控的"粉丝群体"。

传统商业逻辑中,"顾客是上帝"的共识平衡了消费者与企业的力量对比。但部分企业试图通过"饭圈理论"构建护城河,培养忠实消费者作为舆论盾牌。然而,娱乐行业"粉能载偶,亦能覆偶"的铁律早已证明:当CEO营销遇上短视频流量,企业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关注,但风险同样被指数级放大。这种将娱乐化逻辑生搬硬套的运营方式,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的矮化,更是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忽视。

危机公关的范式革新:李想的3小时对谈启示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B站的实践提供了破局样本。当企业深陷AI对撞视频引发的舆论危机时,李想选择参与一场长达3小时的马拉松式对话。这场看似冒险的尝试,却成为口碑逆转的关键转折点:

  • 对话中,李想坦诚分享创业历程、经营理念甚至童年故事,塑造立体人格形象
  • "回忆王兴援助落泪"等真实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二次传播,形成"真性情"认知
  • 新车型同步推出形成产品力支撑,最终实现口碑与销量的双重突破


这场成功公关的核心在于遵循了企业沟通的三大黄金法则:真诚、全面、平等。视频播客的天然属性迫使被访谈者进入真实对话状态,长达数小时的互动中,任何伪装都需付出极高精力成本,这种机制天然筛选出真诚的沟通者。

跨行业案例验证:真诚沟通的普适价值

华为任正非在2019年技术封锁危机中的表现,印证了深度沟通的跨行业有效性。面对女儿被囚禁、技术断供的双重打击,这位极少接受采访的企业家选择主动出击:

  • 接受央视专访并举办数十家媒体见面会
  • 通过不卑不亢的技术论述塑造"国之重器"形象
  • 将个人命运与企业责任、国家利益深度绑定

演艺圈同样存在类似案例。黄晓明通过易立竞访谈节目,以自嘲方式直面"油腻"标签,配合后续影视作品中的突破表现,成功实现形象重塑。这些案例共同揭示:当公众人物愿意放下身段进行完整自我剖析时,消费者展现出惊人的包容度。

全球化视角下的趋势:深度对话的必然回归

视频播客的兴起并非孤立现象。大洋彼岸,马斯克、特朗普等意见领袖早已深谙此道。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多个播客节目中畅谈火星计划,其坦率风格甚至影响股价波动;特朗普通过长时间直播访谈巩固支持者基本盘。这些案例表明,在算法推荐制造的信息茧房中,用户正主动寻求更具深度的内容消费。


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必须重构沟通策略:短视频营销与深度内容需形成互补矩阵,既要用碎片化内容保持曝光度,更要通过视频播客、长访谈等形式建立信任纽带。当企业停止将消费者视为可操控的"粉丝群体",转而以平等姿态进行价值对话时,方能在危机中构筑真正的防火墙。

用户对产品的喜爱永远不应成为企业傲慢的资本。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偶像可以批量生产,但消费者的信任需要长期耕耘。那些试图通过塑造人设替代产品力的企业,终将发现:流量可以捧你上天,也能让你瞬间坠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