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一战再战》:小李子与西恩·潘的疯狂对决,政治隐喻下的家庭史诗

时间:2025-10-31 08:08:52 来源:二湘空间 作者:二湘空间


《一战再战》海报 图源网络

走出放映厅时,夜色已深。影院排片表显示后续两场《一战再战》均因无人购票取消——这场观影竟成了我的专属包场。门口检票的小伙子探头询问:“这部电影怎么样?”我望着海报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油腻造型,苦笑着回答:“Hard to say...”

这部由保罗·汤玛斯·安德森(PTA)执导的2025年新作,以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为外壳,包裹着对家庭、信任与政治理想的尖锐解构。当动作片的肾上腺素遇上政治惊悚的黑色幽默,当左翼革命的狂热碰撞右翼保守的偏执,这场荒诞剧的每个镜头都在挑战观众的认知边界。


《一战再战》海报 图源网络

影片开场即抛出三重炸弹:莱昂纳多饰演的鲍勃不再是《泰坦尼克号》里的俊美少年,而是蓬头垢面、疑神疑鬼的落魄革命家。他坚信窗外有无人机监视,门缝藏着窃听器,甚至怀疑披萨里被植入追踪芯片。唯一能让他稍感安心的,是女儿薇拉(蔡斯·英菲尼迪 饰)——这位能单手修水管、反手拆监控的硬核少女,用生存技能撑起了父女俩的荒诞日常。

当宿敌(西恩·潘 饰)在16年后突然现身,女儿离奇失踪,鲍勃被迫踏上寻女之路。这场公路逃亡迅速演变为政治清算:父女二人不仅要躲避追杀,更要直面鲍勃年轻时埋下的无数政治地雷。影片通过双时间线展开叙事——2010年左翼组织“法兰西75”的激进革命,与2026年颓废父亲的救赎之旅相互交织,将美国政治史的隐喻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一战再战》剧照 图源网络

PTA的镜头语言充满挑衅性:右派上校史蒂芬(西恩·潘 饰)坚守白人至上主义,最终在公路截杀中败亡;左派革命者则陷入荒诞循环——他们坚持用1G网络、原始暗号联络,16年后仍需背诵革命口令确认身份。这种刻意设计的“愚蠢回路”,与拉美社群的灵活协作形成鲜明对比:当鲍勃被追杀时,街头混混与精英医生联手解救,楼顶跑酷的逃亡路线跨越阶层壁垒,构成对美国政治光谱的辛辣讽刺。

影片高潮处的公路追车戏堪称黑色幽默典范:鲍勃驾驶着破旧轿车,后座堆满自制炸弹,女儿握着枪随时准备突围。当右派武装与左派残余势力在荒漠中展开混战,当墨西哥民兵用玉米饼传递情报,当性骚扰与革命理想在爆破声中交织——这场没有胜者的战争,最终沦为一场荒诞的意识形态狂欢。

剥开政治惊悚的外衣,影片的核心仍是柔软的家庭叙事。鲍勃从迷茫革命者到为女而战的父亲,与洛克爵为政治前途牺牲女儿形成残酷对比。当薇拉举枪逼问革命暗号时,传统信任纽带彻底断裂;而当父女在墨西哥街头相拥时,PTA用一个长镜头告诉我们:真正的信任不源于密码或口号,而是共同经历脆弱后的不离不弃。

莱昂纳多的表演堪称颠覆性:他不再是动作片里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会记错口令、跳车失败的“逊咖老爸”。这种真实感让鲍勃为女儿“一战再战”的决心更具感染力。西恩·潘则将右派军官的压抑病态演绎得入木三分——他咀嚼口香糖时的机械动作,仿佛在咀嚼着整个腐烂的体制。


《一战再战》海报 图源网络

PTA在这部片中完成了一场大胆的实验:他将左派革命者描绘成荷尔蒙过剩的“疯批”,右派保守派化作活在19世纪的“僵尸”,而中间派则沦为在意识形态夹缝中躺平的“人间油物”。当黑格尔的历史螺旋被拧成麻花,当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变成“谁更讨厌”锦标赛,影片用荒诞解构了所有严肃叙事——那些定制的服装、背熟的台词,终究不过是场没有剧本的cosplay表演。

影片在海外评分网站引发狂欢,影评人盛赞“PTA与小李子联手刷新十年最佳”,但国内市场却冷得堪比南极。这种文化隔阂在细节处显露无遗:当鲍勃对着空气大喊“他们来了!”,中国观众更想追问“他们是谁?外卖小哥吗?”;当PTA将剧情切成碎片撒上隐喻芝士粉时,习惯了直线叙事的观众只觉得在进行脑力负重训练。


《一战再战》剧照 图源网络

《一战再战》是一部勇敢到近乎任性的电影:它让小李子彻底放飞自我,演活了一个让人既想嫌弃又想递降压剂的角色;它让西恩·潘用最少镜头贡献最强气场;而女儿薇拉则像废墟中绽放的野花,用清醒与酷劲撕开所有意识形态的伪装。当墨西哥街头的暴动与钢琴无调性鼓点交织,当政治隐喻与黑色幽默在剪辑中碰撞出火花——这部影片注定会成为影迷们反复解读的文本。

如果你热爱PTA式的黑色幽默,痴迷政治讽刺,或单纯想见证小李子从“杰克·帅”到“杰克·油腻”的蜕变,请备好咖啡与降压药,迎接这场意识形态的狂欢。若你只想在周五晚上轻松一笑——或许《猫和老鼠》更合适,毕竟那里的猫鼠斗争,至少不会让你思考“我们为何而战”。

作者:云淡风轻,六零后理工女,现居深圳。退休后闲适散淡。喜爱美食美景兼顾读书与瑜伽。

~the end~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