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沉默的荣耀》引爆两岸热潮,于和伟成台胞新晋男神

时间:2025-10-31 14:14:27 来源:洲洲影视娱评 作者:洲洲影视娱评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偶像剧泛滥的当下,一部名为《沉默的荣耀》的谍战纪实剧却凭借扎实的剧本与演员的精湛演技成功“破圈”,不仅在大陆引发深夜追剧热潮,更在台湾掀起收视狂澜。

这部以真实历史为蓝本的谍战剧,让两岸观众共同沉浸在一段充满信仰与牺牲的传奇故事中。

主演于和伟凭借对角色的深刻诠释,成为台胞心中新晋的“男神”。

从央视八套到爱奇艺首轮收官,《沉默的荣耀》收视率与口碑双丰收。

真正让这部剧“破圈”的,是来自两岸官方与民间的双重认可。



历史厚重感引发共鸣

《沉默的荣耀》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9年末的台湾,局势动荡不安。

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国民党的召令,眼神从犹豫转为坚定。

这一决定让他踏上潜伏之路,既要维持军统高官的威严,又要在敌人眼皮底下传递情报,还要承受民众的误解与谩骂。

剧中吴石的数次“险境求生”戏份堪称经典。



当谷正文拿着写满菜名的纸条冲进来核查时,吴石正坐在餐桌前用餐,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不变,眼神却在瞬间暗了一度,表面镇定下的警惕被于和伟演绎得淋漓尽致。

后来聂曦违抗命令营救同志暴露,面对年轻人“必要时会自杀”的承诺,吴石没有怒吼也没有落泪,只是喉结滚动了一下,眼眶微红却始终挺直脊背,把心疼与不舍都压在了心底。

这些细腻的表演让台胞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两岸互动热度飙升

于和伟在微博发起“写下你家的传家宝故事”活动后,五万条台湾网友的留言刷到凌晨。

半个月内,他的台湾粉丝数暴涨80万,当地戏剧学院更是将他的“收敛式表演”剪成30分钟教材,反复拆解他如何用微表情传递复杂情绪。

官方层面的认可更为重磅。

10月15日的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陈斌华特意提到剧中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直言这句话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强调吴石、朱枫等先烈的忠诚与牺牲,人民和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台湾总台也在新闻中专题报道该剧,时事评论员直言“拍得很成功”。这种跨越海峡的肯定,让剧集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部电视剧本身。

创作团队敬畏历史

为了还原真实,主创团队搜集了海量史料,光是吴石将军的生平资料就堆成了小山。

不同于《潜伏》侧重展现英雄的家庭与爱情,《沉默的荣耀》更聚焦于英烈们的信仰本身。

总编剧在创作座谈会上向烈士家属深深鞠躬的画面,成了剧组的精神坐标。



他们知道,自己笔下的每一个字、镜头里的每一个场景,都承载着真实的生命与牺牲。

吴石将军生前未曾公开身份,牺牲在黎明前夕,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却用生命践行了对家国的忠诚。

于和伟读懂了这份“沉默的伟大”,所以他的表演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为之动容。

音乐与剧情相得益彰

于和伟不仅主演还担任监制,更跨界为插曲《团圆》作词并演唱。



创作时,他想起拍摄时的感触,随口哼出“月亮好美,大海好静。妈妈在唱歌啊,哥哥在捉虫”,这段质朴的歌词瞬间击中了音乐制作人亢竹青。

歌曲里没有直白的口号,只有如耳语般的倾诉,搭配嘹亮的小号,把英烈对团圆的期盼唱进了人心。

这首《团圆》在台湾成了街头巷尾传唱的旋律。



有台湾网友把歌曲配上家人团聚的画面发在社交平台,配文“这就是吴石将军想要的吧”。

而剧中朱枫下线的剧情,更让这首歌的意境愈发深刻。

吴越饰演的朱枫被捕后,为保护同志选择自杀,临终前看到情报安全传递,脸上露出释怀的笑容,此时《团圆》的旋律缓缓响起,不少观众对着屏幕泪如雨下。

群像表演成就经典

在观众自发评选的演技榜单上,于和伟以9.8分的成绩与饰演谷正文的余皑磊并列第二,仅次于9.9分的吴越。这个结果恰恰证明了剧集的成功不是一人之功,而是群像的胜利。



曾黎饰演的王碧奎坐在门口台阶上等丈夫回家的无台词戏份,魏晨演绎的聂曦对妻子说谎时的无奈眼神,都让这些配角同样鲜活立体。

但于和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让英雄“落地”了。

从《觉醒年代》里激情澎湃的陈独秀,到《沉默的荣耀》中隐忍克制的吴石,他总能精准抓住不同人物的灵魂。

有同行说,于和伟拿到剧本后会把角色的生平梳理成时间线,连人物不同时期的走路姿势都要反复琢磨。



这种较真,让他即便饰演高官,也能演出藏在威严下的温柔与坚定。

如今,《沉默的荣耀》的热度还在持续发酵。

从被官媒数次点名表扬,到成为台胞追捧的“新男神”,于和伟的走红从来不是偶然。

在流量当道的时代,他用一部部作品证明,真正的演员不需要靠话题炒作,不需要用热搜维持热度。



结语

那些藏在眼神里的故事,那些融入骨血的共情,那些对角色的敬畏之心,才是最动人的“流量密码”。

就像《团圆》里唱的那样,有些情感从来不需要语言佐证。

《沉默的荣耀》火了,于和伟被认可了,本质上是两岸同胞对家国情怀的共同共鸣。

而这份共鸣也在提醒我们。

好的作品永远能跨越地域与时间,好的演员永远能用角色说话,这便是文艺最强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