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首场辩论后郝龙斌陷劣势,郑丽文胜选关键解析

时间:2025-09-21 10:15:27 来源:董董历史烩 作者:董董历史烩



20日,蓝营党主席候选人首场辩论正式拉开帷幕。在这场备受瞩目的辩论中,郑丽文成为唯一一位在开场白中问候了未被邀请的另外两位候选人的参选者,而卓伯源则因未获邀请在场外引发了一些小波澜。

辩论会上,三位候选人各展风采,各有千秋。辩论结束后,中天电视在网络上发起了新一轮投票。结果显示,郑丽文依然势不可挡,而未参加辩论的郝龙斌则排名垫底。

截至20日晚,共有5.6万人参与投票,其中郑丽文获得66%的支持率,罗智强18%,张亚中10%,郝龙斌仅5%。



郝龙斌最终选择不参加辩论,这一决策似乎让他棋差一招。此时他拜会韩国瑜的举动,更给人一种不愿面对蓝营内部民意,只追求派系支持的印象。而他“政二代”的身份,更是让这种作风显得别具讽刺意义。

郝龙斌的这一系列举动,反而进一步提升了郑丽文的声量。岛内媒体用“郑氏旋风”来形容她,认为她点燃了蓝营基层的女性票、军人票以及非派系票。更重要的是,她成为了蓝营基层对于求新求变、换一种活法主诉求的出口。蓝营高层嘴上喊变革,但落实的做法依然是小圈子那一套,郝龙斌此时已然化身这种政党文化最鲜明的符号。

这也让一些极具影响力的泛蓝名嘴,如蔡正元、周锡玮、郭正亮、介文汲等,纷纷把矛头对准郝龙斌。他们或明或暗、语带讥讽地评价他,这对于整个舆论走向起到了助推效果。



当然,郑丽文想要赢得选举也并非易事。她除了要面对郝龙斌背后强大的派系力量之外,还要解决现有参选人的票源分流问题。

岛内学者钮则勋认为,郑丽文胜选的关键就在于她是否有能力整合同为中生代的罗智强。尽管机会渺茫,但却足以让她改变走势。

纵观整场辩论会,郑丽文与其他两位候选者在立场与策略上并无明显分歧。在两岸立场上,她与张亚中更靠近;在内部改革以及时代更迭上,她又与罗智强堪称同一阵营。在选举形势上,她真正的对手只剩下郝龙斌。因此,能否有效整合资源就成了她胜选的关键。



对于张亚中而言,他很清楚自己当选很难。除了利用此次改选宣言自己的政治立场之外,他也渴求得到蓝营核心层的认可,希望未来能有更大作为。这么多年来,他缺的实则就是一个舞台。郑丽文完全可以从此方面入手,承诺自己当选后一定会在两岸政策上予以倚重,同时也给张亚中一个成全蓝营时代交替的机会,这对于他个人而言也是一种成全。郑丽文在辩论过程中力挺张亚中对蓝营私相授受、密室交易的指责,拉近了两人间的距离。

至于罗智强,他当下完全不具备带领蓝营的能力。他参选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青壮世代发声。多年来努力寻求岛内县市选举的郁郁不得志,也让他试图搏一把。他与郑丽文之间的分歧甚至还要小于张亚中,毕竟两人同为中生代,同样要达成世代更替的目标。如果郑丽文可以委任其为自己的副手,同时让他继续在蓝营党团发挥重要功能,甚至全力支持其参选岛内县市长选举,罗智强未必不会动心。罗智强从最早要选台北市,再到桃园市,也确实到了可以担纲大任的时候,只不过一直缺少好的时机。郑丽文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极力成全对方。



其实郑丽文只要能在张亚中和罗智强间整合其中任何一位,就会让自己的胜率大增。到了关键时刻,相信无论是张亚中还是罗智强,都不会选择郝龙斌。张亚中此时已经与郝龙斌势不两立,罗智强如果支持他,就违背了自己时代交替的主诉求。

当然,整合对手并非一件易事,它牵扯到操作者要有够高的格局以及政治智慧。但试想,这又何尝不是当下蓝营党主席最该具备的能力?未来面临的挑战恐怕原本现在要难得多。这也正应了外界评论那般,蓝营党主席当选并非最难,难的是当选后如何不翻车,而这也成了郑丽文是否具备带领蓝营能力的最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