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胡歌出演张居正:颜值与历史人物的完美契合

时间:2025-11-08 02:25:26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红星新闻

历史剧《风禾尽起张居正》近日正式官宣,由实力派演员胡歌担纲主演,饰演明代著名改革家张居正(1525-1582)。这是胡歌继《琅琊榜》之后,再度挑战古装剧角色,引发观众广泛期待。

与二十年前唐国强主演的《万历首辅张居正》类似,此次新剧同样改编自熊召政的历史小说《张居正》。不过,与前作不同的是,作家熊召政此次不再亲自担任编剧,为剧情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

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张居正这一角色并不常见。胡歌的加盟,至少为观众保证了一个颜值顶级的张居正形象,让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荧屏呈现充满期待。


清代纂修的《明史》中,已有近5000字的《张居正传》,详细记载了这位改革家的生平事迹。然而,真正将张居正形象深入人心的,却是朱东润于1943年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这部作品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朱东润早年留学英国,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他决心借鉴西方传记文学的进展,创作一部“有来历、有证据、不忌烦琐、不事颂扬”的作品。1941年秋天,他最终选定张居正作为传主,认为在张居正掌权的十年间,是明朝政局中难得的“比较清明的时代”。

《张居正大传》全书25万字,约有五分之二为文言原文,阅读门槛不低。朱东润秉承英国传记文学“无一字无出处”的传统,即便对话也无虚构,因此名称虽为传记,实则更像史学作品。黄仁宇在撰写《万历十五年》中张居正一节时,就曾有学者专门向他推荐此书,可见其严谨与忠实。


然而,大众对于史学传记的接受度远不及小说。2002年,作家熊召政的《张居正》小说出版后,名声迅速盖过了《张居正大传》。2005年,该小说更是荣获茅盾文学奖,赞誉连连。

与《张居正大传》从出生写到死亡不同,小说《张居正》聚焦于张居正独揽大权的时期,从隆庆帝驾崩万历帝即位后的第六年(1572年)开始,一直写到张居正病亡两年后被万历抄家削爵的1584年。不过,作为虚构的历史小说,其在史实和细节真实性上远不及《张居正大传》。


即便获奖,时论对于《张居正》也不乏微词。北大中文系教授、小说研究家马振方就认为其“大量内容陷入滥造和悖逆历史”,存在“厚诬与粉饰古人的弊病”。更常见的批评则是,熊召政的文笔比起高阳和二月河等历史小说作家来实在一般。

尽管如此,以张居正为主角且超过百万字的小说却仅有这一部。小说出版后,熊召政很快便担任了四十三集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的编剧。2005年,该剧开机拍摄。

然而,令人印象更深刻的张居正形象,却出现在同年开拍的另一部剧《大明王朝1566》中。

《大明王朝1566》2007年首播时,收视率并不高。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和筛选,如今它已成为国产历史剧的佼佼者,豆瓣评分高达9.7。在第一集一开始,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宫廷议决预算场景中,司礼监及其背后的嘉靖帝、严嵩和严世蕃的严党、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清流党三方就开始了明争暗斗。

严嵩为内阁首辅,徐阶为次辅,而主管兵部的张居正在高拱、严世藩之后位居末座。清流党中徐阶是首领,轻易不发言表态;高拱是放炮的人,负责站出来跟严党正面对抗;张居正年龄最小、资历最浅,只有被点名叫到的时候才能答腔发言。


《大明王朝1566》中的张居正由郭东文饰演

但电视剧毕竟只是电视剧,不是真实的历史。现实情形中,此时的张居正不要说发言了,连跟这几人站在一起的资格都没有。

张居正是神童出身。出生于湖北江陵(今荆州)的他,12岁就考中秀才,得到荆州知府李士翱的赏识。13岁考举人,又被乡试主考官、湖广巡抚顾璘盛赞为“国器”并将其原名“张白圭”改为“张居正”。顾璘担心其科考过于顺利而得意忘形,所以刻意令其落榜。即便如此,张居正还是在16岁就考中举人,速度惊人。

1547年,22岁的张居正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前途一片光明。与剧中与严党针锋相对的政敌形象完全不同,张居正是当时与两大重臣严嵩和徐阶都能保持良好往来的极少数官员之一,其情商和斡旋能力可见一斑。

最终提携他的是徐阶。1562年,徐阶成功将严嵩从首辅的位置上蹬了下去,自己取而代之。此时徐阶急需扶持有能力且立场一致的官员巩固权力,而张居正无论才华还是理念都深得徐阶之心,所以被徐阶提携入内阁,职位是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因此在电视剧开篇的1560年,张居正根本不可能在内阁票拟的朝堂上陪个末座,而他一生中也从未担任兵部主事人。


张居正标准画像

虽然一出场就是虚构架空,也不是嘉靖、严嵩或海瑞这样的主角,但《大明王朝1566》中的张居正在有限的出场次数里,却留下了令人记忆犹新的表现:

一是亲自给海瑞写信,说动海瑞从福建南平去浙江淳安当知县,“公之母即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即为天下人之女”,寥寥数语,就把张居正的才能显露无遗。

二是进言“干脆让浙江乱起来”。严党在浙江一力推行的改稻为桑政策,是清流党千方百计要掣肘阻碍的。张居正轻描淡写的一句“乱起来”,背后是数十万浙江百姓的身家性命。为了清除严党,张居正并不在乎谁会成为牺牲品。


三是给竞争对手赵贞吉使绊子。赵贞吉跟张居正一样都是徐阶的学生,在浙江贪墨案审理后,因为得势而成了张居正的潜在威胁。张居正以故意曲解徐阶授意的方式,通过离间其与徐阶的关系来打压赵,而精明的徐阶并没有上当。

《大明王朝1566》所塑造的张居正,才华横溢、不动声色、貌似忠直又心狠腹黑,这可能最为符合历史上的张居正形象。剧里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超越了普通的忠奸之分,只有在特定情境下作出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让观众可以充分领略政局中人的复杂化和多面性。

与此相比,《万历首辅张居正》里的张居正,却像是《大明王朝1566》里张居正的反面。

这部剧里,作为主角的张居正是几乎前所未有的高大上形象。剧中的张居正光明磊落、大公无私、襟怀坦白、鞠躬尽瘁,没有一丝独揽大权的专横,只有心怀天下苍生的慈悲心肠,以及靠诚实、善良、厚道和勤奋混到内阁首辅位置的白莲花式童话。

并不是唐国强不努力,而是在主创的理念下,他演的张居正总给人一种诸葛丞相从五丈原原地起身、换上一身明代衣冠继续搬砖的即视感。


熊召政原著小说里的张居正,既有雄心抱负也有专权私欲,但这些在剧中却统统消失了,以致于原著粉都忍不住吐槽。

《万历首辅张居正》其实不算烂剧,但《大明王朝1566》风头太劲,所以其豆瓣评分只有6.7,而唐国强的张居正也未能像他饰演的诸葛亮、雍正一样深入人心。2010年播毕之后,十余年里荧屏上不见新的张居正。

而在这剧里演反派、太监冯保的冯远征,多年后决定要在戏剧舞台上改演张居正了。

2023年12月22日,北京人艺的话剧《张居正》首演,院长冯远征担纲主演,编剧仍然是熊召政。毕竟写张居正,熊算是当今第一人。

剧本一共九易其稿,第四稿出来时,冯远征提出“还缺少张居正荡涤世人心扉的一段独白。在此后的几稿中,冯远征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张居正最后的咏叹调独白上,“哪怕只是一个人在说,也要打几个滚儿。抑下来,要再扬起来,如此要有几番抑扬顿挫。”


话剧《张居正》剧照

最终冯远征在舞台上独白完这一段之后,收获掌声如雷:

“就算世间再无张居正又有何妨?历史的车轮仍然在那里转动。如今,我心愿已了,终于可以走向那个彼岸了。看,那是一个多么灿烂繁华的彼岸。在那,无数先贤在等待着我。推行变法的商鞅在那里,苏秦、王安石也在那里,他们曾像我一样位极人臣,也曾被千夫所指,他们的血溅在土地上,溅在无数愚人、坏人的脸上,但当历史的车轮转动,那些反对者早已不见踪影,可他们依然站立在那。这个叫做张居正的人,是个被历史选中的人。今天,我终于可以走向他们了……”

张居正无疑是明代最杰出的改革者。他所推行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如今基本还是被认为延长而非缩短了大明王朝的寿命。

《明史》记载“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胡歌版张居正至少在颜值这一项上能忠实本尊甚至超值还原。至于能带来多少惊喜、能不能塑造一个超越前人的张居正,光靠演员是远远不够的。

文/启凌 编辑 苏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