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国微短剧:崛起中的文化软实力新力量

时间:2025-09-22 14:01:58 来源:环球时报国际 作者:环球时报国际

新加坡《思想中国》杂志网站9月19日发表题为《中国微短剧如何占领人们的荧屏》的文章,指出中国微短剧已在国内吸引约7亿观众追剧,其中40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男女比例均衡,且近40%的观众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一现象表明,观看微短剧已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文化消费行为。

那么,中国人为何对微短剧如此着迷?首要原因在于媒体形式的转变。现代生活高度依赖手机,而微短剧的每集时长和紧凑的剧情节奏恰好契合了手机用户的生活方式。全剧一次性上线,观众可随时在手机上回放,并通过评论功能与角色、演员及其他观众进行互动,形成了紧密的社群关系。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微短剧带来的即时“满足感”。与追求深度内容的传统影视不同,微短剧更注重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剧中的反派角色通常不可救药,绝不会被原谅,而剧情则往往快意恩仇,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释放,不会感到压抑或委屈。

此外,微短剧的节奏类似于电子游戏,主角们需要应对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挑战。这种设定不仅考验了主角的能力,也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体验到“打怪升级”的满足感。即使主角最终逆袭成功,他们也通常以普通人的心态享受名利带来的快乐,这种接地气的设定深受观众喜爱。

中国微短剧之所以能在国内快速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成本优势,制作一部微短剧可能仅需几十万元人民币,远低于传统影视作品。其次是庞大的市场基础,中国网民规模超过11亿人,为微短剧提供了广阔的受众空间。预计到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第三是资源支持。中国微短剧拥有雄厚的网络文学支撑,后者为微短剧提供了丰富的剧本资源。同时,专业影视人才的涌入也帮助微短剧迅速走过早期摸索阶段,完善了拍摄手法、叙事节奏、情感基调和视觉风格。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对情感满足的渴望,中国微短剧在海外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据估计,中国微短剧在国外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十亿美元级别,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那么,中国微短剧能否被视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呢?在某种程度上,答案确实是肯定的。微短剧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人的现实主义和乐观精神。一方面,中国人深知财富、地位和背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拒绝承认任何人天生高人一等,坚信“莫欺少年穷”等朴素道理。

在一些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奇幻故事情节如何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奋斗,以及普通中国人如何在想象财富和成功时仍然保持脚踏实地的态度和幽默感。如果微短剧能以中国当代艺术形式之一来向全世界传播这种活力,那么它们无疑将成为强有力的文化软实力表达方式之一。

然而,中国微短剧也不能固步自封。只有通过开发不同类型的更高质量微短剧,并培养更具辨别力的年轻观众群,该行业才能建立可持续的长期竞争优势,继续在全球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