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王2》作为今年备受瞩目的热播剧集,以其独特的职场视角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剧中,辞别老东家SNK新闻台、隐退半年的Man姐,在新的工作平台上,以高能量的姿态,继续书写着她的职场传奇。

离开观众视野的这半年,SNK办公室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景仁的突然去世,飞爷的离职,床宝的抢戏,古肇华的空降,许诗晴变身公务员加入新闻处,张家妍的升职困境,以及刘艳新平台的艰难起步……这一切,都如同比现实职场快进2.5倍的戏剧,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每个人在职场上都光鲜亮丽,但关上门后,却都是一地鸡毛。

多年来,TVB或两岸三地的热门剧集,往往都离不开宫斗的元素,无论是清宫、民国还是现当代职场。这反映了中国观众对于人事斗争的熟悉与热衷。而Man姐,作为职场中的甄嬛,以其无往不胜的形象,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大女主。她狠、准、理智到近乎冷血,是许多人想成为却又不敢成为的人。
然而,随着第二季剧情的展开,Man姐那层金属外壳逐渐被揭开。梁景仁的死亡,不仅是一个剧情悬念,更像是一记闷棍,敲碎了她所有的掌控感。原来,连她也会害怕,也会不确定。从第一季到第二季,Man姐最大的武器从来不是权力,而是“我永远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这一季,她开始被不确定的记忆撕扯,被梦境追逐,被催眠师逼问。

她开始怀疑真实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这些哲学命题,不仅拷打着先贤哲学家,也拷打着每一个站在镜头前镇定播报,但关机转身却面对冷风和无人接话走廊的Man姐。原来,她也会心里没底。只是,别人慌了会逃,而她慌了只能更挺直腰板,因为她知道,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物竞天择,只会淘汰弱者。
“必须一切尽在掌握”是Man姐叱咤江湖的本领,也是她童年复杂生活赠予她的肌肉反应。她习惯把所有变量压进可控范围,把节奏、局面、情绪一并打包。但控制绝非天赋,而是长期面对恐惧的训练结果,是数次绝望里反复熬煎出来的生存经验。越怕失去,越要抓紧。

这一季最残忍的地方在于,Man姐(和观众)开始发现,她一直拼命想掌控的世界正在不容拒绝地滑出她的手。梁景仁的离场像一块松动的地基,让她第一次意识到有些真相不是靠追问就能得到的。你可以盘问政客、同事、对手,却很难在自我怀疑里逼出答案。逼得越紧,人脆裂得越快。
上一季用一整季的职场撕扯,讲了Man姐如何走向神坛的故事。而第二季里,镜头开始偏移进舞台的侧幕里,让观众窥见Man姐飞升之路的艰辛与困顿。她仍然在赢,但已经不是不败之身;她仍然强,但强里有怕;她仍然要“尽在掌握”,却在深夜不眠里终于承认有些东西是掌不住的。

剧集在这一季的纷繁条线中,做了一个不动声色的转向:它不再歌颂赢者逻辑,转而开始拆解赢的代价。甄嬛传演到最后,甄嬛荣誉以极做了太后,但你觉得甄嬛赢了吗?别着急回答,先问问自己的心。
仔细看,这一季最有意思的观察是上岸“神话”的破碎。张家妍升职,本以为终于可以换道超车,却发现高度带来的是寒意和孤立;刘艳创建平台,摆脱了高层但更难摆脱资本与流量情绪;许诗晴换到新闻处,离开喧嚣却进入另一套更冷的生态系统;古肇华气势如虹,实则踩在火线上跳舞。原来所谓上岸,只是从这片海换到那片海。浪从来没有小过,而水却更深更浑了。

现实里亦然,岗位更好、公司更稳、身份更自由,并不意味着焦虑、竞争、权力博弈和孤独就会减少。它们只是换了外衣,痛苦和焦虑居然会伴随财富和资源的增加同比增长。生命至公,何必为一时的苦痛而流泪?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涕下。
走到人生的中段,大概最值得庆幸的是还在牌桌上,最日夜害怕的,是手里那点筹码不容你我停牌。
戏假情真,当大家把目光从电视转到现实生活中时,不尴不尬的那点面面相觑,正是对人生无岸的最好诠释。第二季的金句之一是“换工作只是换个监狱,哪都是监狱,没区别。”编剧一看就真的上过班,就像大厂的女友的女工友形容自己毕业后上班第一天走进格子间的感觉:“密密麻麻地方块里坐满了人,而我今天就要正式被抓进笼子里了。”恐怖也讲氛围感,她说完我觉得自己也一下被捏住了命运的后脖颈。
但是上班和监狱的根本区别在于,监狱里你表现的好可以减刑早点出去,上班表现的好,会奖励你继续上班。人生很多时候百宝出尽,拼命力争上游的结果,就是换个地方吃之前没有资格吃的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幻觉,中产三件套风靡的时代,一套房、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些积蓄或理财,足以构建“我已在彼岸”的自满盛宴。潮水退去,舆论开始从小声调侃中产返贫三件套,到最终默默不语的先停掉孩子国际学校的费用,再日夜困于下跌的房价与顶峰进场时的房贷间的绝望缝隙。看似上岸的人,原来只是在更深的水下屏气。
怪谁呢?卷出来的人,最擅长的是怪自己,因为怪别人总是不受控的,怪自己仿佛还有转圜的余地。道理其实知道,不是你我不够努力,是时代总更风高浪急。但人在此山中的时候,我们难免偶尔自满于自己的泳姿卓越,又常常空怀时不我与的感叹。笃信攀登就能换来安稳的人,永远都会发现,翻过一座山,山的那头还是山。而如果一直以攀登为人生主线,最大的体验就将会是永远的漂泊感。

所以看到这一季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对照:所有上岸的人,都开始在新的境遇里浮沉。
有什么办法呢?有和无、好和坏,是永远的对照组,负责深度拷打自己的得失与遗憾。除非有一天,你我能够真正自洽地承认,岸从来不在外面,而只存在于某种短暂的自我幻觉里。
Man姐就是这个幻觉的最好注脚。她到达过巅峰,拿过奖,赢过所有同僚,可她仍然要在每一场新闻战役中重新证明自己。顶端不设休息区,没有谁能永远站在顶端。
这也是《新闻女王2》最锋利的地方。它让你看到,所谓成功女性的故事,不是胜利的清单,而是一次次维持平衡的挣扎。Man姐拥有一切,又在失去一切;她看似稳定,其实一直在水下蹬腿。那些还在奋斗的人,向上仰望时可能会以为她已经抵达,可她自己知道,如今刚刚升职的许诗晴也开始知道了,她们不过是漂得更体面一点。你以为靠岸了,是故事的结尾;可在人生的尺度里,那只是下一轮起伏的开始。
这是生命虚无的地方,也是它之所以好玩的地方。永不设限,永不完结,世界的游乐场大门永远敞开,随时欢迎有心者携带智慧解锁更多体验。
直面生命的无常,并不意味着从此迎来摆烂或者躺平的丧气。看清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是真正的、无可比拟的英雄主义。而认清幻觉,也正恰是重新过活的开始。即使每一次努力都像西西弗斯推石山上,但是如果怀抱喜悦与尽力投入,那至少这一段生命旅途,是充实而丰满的。攀登者在能够真切而踏实地享受攀登过程的那一刻,就是真正实现征服的开始。因为无论再怎么强大,人从始至终,能够征服的只有自己。

Man姐这样的人物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她或者她们永远站在浪尖上,而是她们明白,岸并不存在,可她们依然选择继续向前。每一次崩塌都痛彻心扉,但她总能一次又一次,自己把自己拖拽回来。
这大概就是成熟的另一种形态。从试图找到一个永恒的岸,学会在如何风浪之中扎下锚。接受山的延绵无尽,也接受自己的力有不逮。
人生从来不是抵达的过程,而是不断重建意义的循环。每一次疲惫、崩塌、再站起,都是一场看不见的成长。生命的开局不可以选择,生命的体验可以,请不要忘记,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选择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