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防止农民工规模性返乡滞乡:拓宽就业出口是关键举措

时间:2025-11-19 21:11:05 来源:火山诗话 作者:火山诗话

近日,广东有网友发帖称,规模性返乡滞乡现象两年前就已显现。早期在大城市买房的农民工,若房产收益可观,生活尚有保障;但无稳定收入来源者,只能选择卖房返乡。这种“躺平”状态对普通人而言虽看似轻松,实则隐藏着诸多社会问题。



该网友观点源于两年前另一网友的帖子,其中提到房地产吸纳了居民大部分财富,农村人口在城里购房贡献巨大。然而,一旦城里失去收入来源,大量人群便可能卖房回村,引发规模性返乡滞乡问题。

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全国乡村工匠培育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现象的发生。



会议要求,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支持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实效,并持续推进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同时,继续实施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专项行动,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受灾地区就业帮扶力度,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针对此事,有网友认为农村发展蕴含诸多契机,但农民思想需跟上时代步伐。土地荒置、宅基地房屋破败现象普遍,若整体打造农村,如旧村改造、乡村路拓宽、水库河流治理等,将带动水泥沙石、建筑材料、餐饮业等多行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然而,这取决于农民的共同意愿和投资利益划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才能吸引资本介入。

也有网友表示,现在留在村里的农民生活不错,有地种有补贴,养殖业兴旺,60岁以上有低保,光棍有五保,生活安逸。农闲时娱乐活动丰富,饮食不差,电取暖成本低,空气质量好。



  • 农业农村部对于返乡滞乡问题的关注非常及时。当前农民面临诸多困难,非规模化种植难以盈利,外出打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受地产行业影响,几千万建筑工人面临就业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了976万人,其中2022年到2023年一年间就减少了650万人,降幅近半。

而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753万人,建筑农民工占比15.4%,相较于2021年的19%已有明显下降。





如今大城市建设已趋完善,楼市不景气导致新开工楼盘减少。以往建筑民工繁荣时一年能挣十几万,而近两年回乡创业的有志之士大多未能盈利,甚至亏本。

因此,农业升级改革迫在眉睫,需科技与创新同步发展,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的政策方针。鼓励有作为、有胆识的老板投身当地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农村振兴需要人才引领,将本县本乡镇的特色产品进行初加工或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全绿色无公害产品,让每个县及乡镇都有拿得出手的出口产品。

若回乡滞乡青年人无事可做,可能收回土地使用权,影响农村振兴政策的大政方针和农村安定团结。因此,农村急需振兴致富的领路人。

对此,你怎么看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