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中国商业版图再迎重磅事件:刘强东旗下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正式启动港股IPO进程,这或将成为其商业帝国中的第六家上市公司。
据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9月22日公告,京东工业通过境内运营实体北京京东数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上市备案材料已获受理。该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目标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
京东工业的上市之路历经波折。2023年3月,该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次月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申请。然而,受市场环境影响,首次递表未能成功。2024年9月,时隔18个月后,京东工业重启港股IPO,并于今年3月更新招股书。
若此次上市顺利,京东工业将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之后,刘强东商业版图中的第六家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与京东工业同期分拆的京东产发,其IPO进程已被传暂缓。
作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领域的领军者,京东工业通过“太璞”数智化解决方案,构建了覆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的全链路数智化基础设施。该方案深度融合“数”(数智技术)与“实”(商品供应),帮助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增效及合规四大目标。
自2017年布局MRO采购服务以来,京东工业已成长为中国MRO采购市场的最大参与者。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按2024年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以近三倍规模领先第二名,市场份额达4.1%,稳居行业第一。
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已服务约1.06万家重点企业客户,其中包括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其工业品供应网络覆盖全国,拥有约12.17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提供约5710万个SKU,涵盖77个产品类别,SKU数量居中国首位。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2022-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和203.98亿元,复合增长率超20%。同期毛利分别为25.41亿元、27.99亿元和33.13亿元,毛利率稳定在16%-18%区间。
净利润方面,公司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7.62亿元,净利润率提升至3.7%。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分别为7.59亿元、8.94亿元和10.6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保持在5.2%左右。
IPO前,京东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77.32%的股份,刘强东个人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外部机构中,GGV纪源资本通过纪源实体及关联公司合计持股约4.66%,成为最大外部股东。此外,Domking Investment、Expansion Project Technologies、MIC Capital Management 23 RSC及红杉中国分别持股2.42%、1.57%、1.57%和1.37%。
截至2024年底,京东工业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3.72亿元,资金储备充足。
根据招股书,京东工业拟将募资用于三大方向:一是进一步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包括技术升级和供应链网络优化;二是跨地域业务扩张,重点布局海外市场;三是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今年以来,刘强东已开启“买买买”模式,收购动作覆盖澳大利亚物流中心、中国香港连锁超市、欧洲电子零售巨头及新加坡物流枢纽,计划投入近245亿元。此次京东工业IPO若成功,将为其全球扩张提供更强资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