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拼多多的‘本分’哲学:不涉网贷与AI的深层逻辑

时间:2025-09-23 08:26:12 来源:钛媒体APP 作者:钛媒体APP

文 | 象先志

在当下互联网行业,拼多多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家电商巨头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其对待网贷和AI技术的态度。

拼多多的‘本分’哲学

拼多多作为国内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异于常人的选择首先体现在对网贷业务的规避上。在众多电商平台纷纷涉足金融领域,通过大数据精准放贷实现盈利的背景下,拼多多却坚持不提供贷款服务。这一决策在当下网贷泛滥、催收问题频发的环境中显得尤为难得。

考虑到拼多多作为电商公司,手握大量用户交易数据,其不涉足网贷领域更显难能可贵。这背后,是创始人黄峥所倡导的‘本分’价值观在起作用。黄峥认为,‘本分’就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该做的事,对于拼多多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于撮合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提供实惠且有趣的购物体验。

然而,‘本分’这一概念过于抽象,难以完全解释拼多多不涉足网贷和AI的决策。从电商公司的定位出发,放贷和AI似乎都能找到其‘本分’的逻辑:放贷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AI则能全面革新平台消费体验。

商业逻辑的考量

黄峥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曾表示:‘做商业不去赚钱,我觉得是不道德的,应该按照商业的逻辑去做一个本分的商人。’相较于抽象的‘本分’概念,拼多多不涉足网贷和AI更准确的解释可能是商业上的不划算。

网贷确实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否则不会成为几乎所有APP的标配。但拼多多的人效极高,远超网贷行业。以乐信为例,其员工数量在四五千,去年营收为142亿元人民币;而拼多多员工数量为2.3万人,去年营收却超过3900亿,人均创收能力远超乐信。既然电商主业经营效率如此之高,拼多多自然没有必要涉足网贷领域。

拼多多不放贷的逻辑与苹果不造车的逻辑有相似之处。以苹果的品牌能力,任何一款车型只要贴上苹果的车标,都能卖出溢价。但苹果在投入百亿美元后仍然放弃了造车,因为库克知道如果不能推出颠覆性的汽车产品,造车业务会大幅拖累苹果的利润水平。与其花钱去造一款不酷的产品,不如设定合理的业务边界,把钱拿去回购股票。

对AI的审慎态度

同样地,拼多多对AI技术的审慎态度也可以从商业逻辑的角度进行解释。目前,AI创造的产出仍然难以justify行业整体在计算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没有任何一家头部的互联网公司被AI扫进垃圾堆。在AI面前,拼多多知道或者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因此愿意成为保守的一方,只需要跟进一些成熟的、必要的做法就够了,比如改进推荐算法、构建营销物料、帮助商家提效等方面。

这种务实策略体现了拼多多一以贯之的工具理性。工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然而,除开商业逻辑的考量,拼多多的AI‘反骨’背后还存在其他因素,包括黄峥本人的信念和一个自信的假设。


黄峥的AI观

黄峥关于AI的理解有两个重要的参考文献。第一个是他本人写的文章《测不准的爱情 -- 佛、量子力学、逻辑和AI》。在这篇文章中,黄峥思考了AI的局限性。他认为,鉴于哥德尔定理所描述的情况,现有的计算机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因此运行在这种计算机上的AI算法难以取代人类。

哥德尔定理指出,从有限条基本的公理出发,推导出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是不可能的。这种从公理出发的形式推导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真命题,即所谓的不完备。虽然哥德尔定理与智能的局限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黄峥的推理过程体现了他对AI的怀疑和质疑态度,他更看重AI的局限和边界而非能力。

第二个参考文献是拼多多IPO时黄峥写的致股东信。他提到拼多多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这仍然是在强调AI系统的局限,强调拼多多的成功不是靠比阿里或者京东更牛逼的推荐算法,而是建立在一套用户与平台互动的特殊机制上。

自信假设的潜在风险

工具理性构成了当下拼多多AI务实主义的基础,黄峥不信AI的创始人观念强化了这个基础。但拼多多对AI毫不感冒的超常淡定,还隐藏了一个支撑上述基础的假设:即哪怕后续AI变革成为现实,拼多多也能迎头赶上,做到后发不制于人。

这个假设可以理解,因为拼多多已经有过好几次这样的成功经验。从国内电商突围到社区团购再到海外电商Temu,都是别人先做拼多多后做,结果反而做到了最好。然而,在AI领域这或许是错误的路径依赖。


现在不做后来能赶上的构想可能成为黄峥和拼多多一次致命的误判。因为搞AI是个不同的游戏。刘润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拼多多把‘招1个人,付3个人的钱,干5个人的活’这个模式做到了极致。然而对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高度依赖执行效率的业务来说这样的组织方式是一台动力强劲的增长机器;但对于AI研发而言要的是顶尖的人才和头脑碰撞、合作探索的开放氛围。

没人会觉得DeepSeek跟拼多多很像,因为它们本来就不像。拼多多体系里最管用的砸钱也只是AI行业招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拼多多在AI领域的审慎态度虽然有其商业逻辑和创始人观念的支撑,但也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