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日本惊现李白真迹《嘲王历阳帖》,唐代书法瑰宝引关注

时间:2025-09-16 23:40:26 来源:书法网 作者:书法网

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文学巨匠,不仅以其浪漫的诗歌闻名于世,其书法艺术同样独树一帜。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在李白身上,这一说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尽管李白传世的书法作品极为稀少,但每一件都堪称无价之宝。目前,国内公认的李白书法真迹仅有一件,即藏于北京故宫的《上阳台帖》,该作品被评定为“一级文物”,严禁出境展览。


然而,除了《上阳台帖》之外,李白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书法真迹存世,那便是《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这件作品的存在,在文物界和书法界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争论,由于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尚未能与《上阳台帖》并驾齐驱。目前,这件珍贵的书法作品收藏于日本。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纵26.4厘米、横67厘米,采用行楷书写,共计11行、50字。前三行字径略大,释文为:“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李白”。

王历阳,即王利贞,天宝十二年(753年)初冬,时任历阳县令的他宴请李白。由于王利贞不会饮酒,李白便写下了这篇《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的诗篇。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窥见李白与王利贞之间深厚的交情,否则李白不会如此幽默地调侃他。翻阅李白的诗作,我们会发现他不止一次地写过调侃王利贞不饮酒的作品,如《醉后赠王历阳》《对酒醉后赠王历阳》等。


据日本史料记载,这件作品是李白赠予遣唐使好友的,天宝十二载(753年)被带回日本,并最终为明日香宁范所得。1987年,明日香宁范特地携带此作来到中国,希望验证其真伪。史树青等几位专家经过仔细研究纸张、笔法、书体等方面后,一致鉴定其为唐代书法真迹。

他们判断:“当是唐时遗物无疑,诚属希世之珍”。1988年,启功前往日本看展时,明日香再次拿出此作请他鉴定。启功看后表示:“这件作品书法风格独特,形神两全,各个方面都体现唐代特点,时代特征明显,必是唐人妙墨。是否为李白亲笔所书,不能否认,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证。单就从书法艺术看,不失为一件极精彩的唐人墨迹。”


有网友在观赏后表示:“这种个性极强、不拘小节的字,也就李白能写得出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李太白诗集注》卷三十六记载“太白书得无法之法”,由此可见,李白的字极为自然,没有拘泥于成法。

此作“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八字采用楷书书写,又都带有浓重的隶笔。诗中四十字同样楷中带隶,笔画稚拙古朴,结字舒朗开张,墨色的浓淡对比十分鲜明。书写时,李白并未刻意做作,但字体却如此变化多端,这充分昭示了李白的书风确是无法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