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媒宣称华裔科学家突破‘氮化铁’技术,能否破解稀土困局?

时间:2025-09-23 19:43:21 来源:小企鹅侃世界 作者:小企鹅侃世界

近日,美国媒体抛出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消息:华裔科学家已完善“氮化铁磁体”合成技术,或将成为破解“稀土卡脖子”难题的关键。这一报道迅速引发科技界与产业界的热议,但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当地时间22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华裔教授王建平(音)在氮化铁磁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合成的磁铁不含稀土元素,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与应用,从而让全球摆脱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美媒甚至宣称,这种氮化铁磁体的磁性超越中国同类产品,耐高温性能更优,且原料仅需铁和氮,无法被中国“垄断”。

报道中,美媒建议特朗普政府效仿中国建立稀土产业的决心,投入数千亿美元推动氮化铁技术商业化,以抢占市场先机。然而,这一“解药”真的如此神奇吗?

事实上,氮化铁磁体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50年代,科学家就已发现这一材料。目前,氮化铁技术在中国锅具制造领域已有应用,铁氧体磁铁也广泛用于冰箱贴等日常用品。但氮化铁磁体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温度升高时极易氧化,氧化后磁性迅速衰退。这一特性使其难以适应地球环境,数十年来始终未能实现商业化。

更值得关注的是,王建平教授本身是一家氮化铁磁体生产公司的老板。该公司早在去年年初就宣布启动氮化铁生产线建设,并获得美国能源部办公室、通用电气等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然而,王建平曾坦言,这种材料批量制造难度极大,保持永久磁化需复杂化学手段,目前年产能目标仅1吨,距离规模化生产仍有漫长道路。这不禁让人质疑:这究竟是科技突破,还是“骗经费”的幌子?

美媒报道中还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中国可能会通过低价倾销稀土产品,将氮化铁扼杀于摇篮之中。”这句话似乎暴露了美媒的真实意图——氮化铁磁体技术尚处空中楼阁,美国人却急于鼓吹提防中国低价竞争,仿佛在提醒中国:“现在不低价卖稀土,以后就来不及了。”这种手段,或许正是美国被“稀土卡脖子”困境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