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害怕,我是自杀。我真骑不动了,本来想找人少、树不错、风景又好的地方,真走不动了。”
这是一封令人心碎的遗书。成都,一位25岁的女生,独自骑着共享单车从地铁二号线行政学院站出发,前往玉石公园,用这样的方式与世界告别。她善良到骨子里,连离开时都在为他人考虑——“别害怕,我是自杀”,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柔。
起初,网上有传言称她是骑手,但后来的通报澄清她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对于她而言,“自由职业”的标签已无关紧要。她留下的那纸遗书,是今年最让人心疼的文字之一。“我真骑不动了”,短短几个字,写尽了人世间的苦楚,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刺痛人心——她太累了,累到再也骑不动了。
前些天,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位媒体主播侃侃而谈,盛赞年轻人下班后不逛商场,而是加入“捡菜大队”,去菜市场捡剩菜叶,主打一个“0成本生存”,并称之为“生活里简单的快乐”。
主播讲得神采飞扬、铿锵有力,但评论区却并不买账。一条高赞评论写道:“不要赞扬苦难。”还有人直言:“都吃不起正常菜了,被你说成生活里的小乐趣。”
网友的厌恶并非无理。因为加入“捡菜大队”的年轻人中,有些是真的因为缺钱。他们去菜市场捡菜,只是为了减轻经济压力。“捡菜”的窘迫,是生活压力下的无奈,是放下尊严的辛酸,却被美化成了时尚的“0成本生存”和“生活里简单的快乐”。这是多么厚颜无耻,才会用漂亮的辞藻去掩盖现实的疮疤?既然“捡菜”如此有诗意,这位主播和媒体的领导,是否也该去菜市场体验一下“生活里简单的快乐”?
那个善良到骨子里、写下“别害怕,我是自杀”的女生,她生前经历了什么?她的文字如此深情,离开前还在替别人考虑,又为何要如此决绝地离去?她只有25岁,正值青春年华,本该过着花一般绽放的日子。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生活的辛酸,还是无处诉说的委屈?我想,她也一定曾经拼命努力过,只是后来真的撑不下去了。
但我大概是永远不可能知道她是谁了。警方的通报提醒,不要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给予逝者最后的安宁和尊严。大概也不会有媒体去采访,当下的网络舆论场,也不允许有人去继续报道。讲述和记录逝者的生前,很容易被抨击是在蹭流量、“吃人血馒头”。
还有多少年轻人,快要“骑不动”了?他们可能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不应该只是空洞的情怀,更应该是真实而具体的关切。也许,一声微不足道的问候,就能拉住一个在绝望边缘的人。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我们都很容易遗忘,无论是对好人还是对坏人。“遗忘了好人,于是不再发生好事。遗忘了坏人,于是一再发生坏事。”
上一篇文章又被投诉到删除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被删除的文章多了起来,又陆续听到一些公号被封的消息。我开始担心,这个号还能写多久?该怎么去写文章才是安全的?
昨天睡觉前,在网上读到一个故事:
- 松下幸之助先生去拜访禅宗的一位师父。
- “师父,禅宗将来会是怎样的呢?”
- “会自然消亡吧!”
- 松下先生问道:“师父,您是禅宗的信徒吧。既然您说这禅宗会自然消亡,是不是就不用努力了呢?”
- “松下先生,这是事实啊!所有的事物都有寿命。所以即使是禅宗,时间到了自然也会消亡。”
- “如果是这样,那师父您这么煞费苦心地去传道说教岂不是没什么缘由了吗?”
- “不是那样的。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寿命何时会到尽头,但直到我寿命结束的那个瞬间,我都会为禅宗献身。因为这是我的职责。但如果你非要问我‘禅宗将来如何’,我只能回答‘将来一定会消亡’。”
- “这样说来,松下电器终究也会有垮掉的一天吧。”
- “所言正是!”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些启发:所有的事物都有寿命,都会消亡。总有一天,我的这个公号也会消失。但是,在还没有消失时,我将竭尽全力地写好每一个字。因为,那是一个写手的职责,也是公号存在的价值。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只是凑数的”,作为一介凡人的我,也终究难免一死。但是,直到死亡来临的那个瞬间,我都将以永生的心态竭尽全力。因为,这就是人活着的意义!
2025年过去了一大半,天气也渐渐转凉。这一年经历了很多事情,对于未来,我很悲观,但并不绝望。我对自己说,也想跟大家说:不管是怎样恶劣的时候,都会有天无绝人之路。
如果这世界很冷漠,没有给我们温暖,我们就自己温暖自己。如果这世界很薄情,没有给我们疼爱,我们就自己疼爱自己。不管人生有多苦,我们都必须顽强地活下去。即使像牲口一样,也要好好活着,活下去。
好好活着,该死的另有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