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李云泽国新办发声:金融风险化解与监管能力建设新进展

时间:2025-09-24 06:41:55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即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就中小银行风险化解及金融监管总局的监管能力建设等关键问题,回应了市场的广泛关切。

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成效显著,清退违法违规股东超3600个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已从2019年的4600多家减少至4295家。这一数字的变化,是否标志着五年间金融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下降,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均较小,风险完全可控。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的‘动态清零’。”李云泽在发布会上介绍道。

针对外资投行近期研究报告指出的中国高风险金融资产规模大幅下降,且今后两年还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李云泽表示关注。他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在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方面,坚持重点地区“一省一策”的策略,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有力有序地推进实施。

同时,金融监管总局也加大了对金融乱象的整治力度。五年来,集中治理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严肃查处了利用关联交易非法输送利益的行为,清退了3600多个违法违规股东,依法处置了一批不法金融集团。此外,还坚决遏制了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加强了资金穿透监管,着力整治了层层嵌套、空转套利等行为,严格规范了交叉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当前,中小金融机构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李云泽进一步指出。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更加雄厚。目前,银行业保险业的总资产已超过500万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9%,我国作为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期翻了一番。在全球1000强银行中,有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其中前10位我国占据了6席。

罚没违法违规机构金额达210亿,非法集资发案数量大幅下降

“十四五”期间,正是原银保监会向金融监管总局转型的关键时期。李云泽和金融监管总局自2023年5月18日正式履职以来,便致力于提升监管能力。

“我们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大力推进央地监管协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李云泽在金融监管总局挂牌仪式上的首次发言,依然掷地有声。

那么,“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在提升监管能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制度短板加快补齐工作被排在首位。据李云泽介绍,五年来,原银保监会和金融监管总局共发布了171件各类规制,包括银行、保险、资管、非银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引,以及资本管理、资产分类等重要监管规则,基本建立起了贯通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风险监管与合规监管、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

“就在上周,银监法修订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保险法修订也在加快推进。”李云泽表示,这意味着金融业重要法律修订取得了重大进展。

围绕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据其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已对41家重点机构实施了提级监管,同时下放了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的监管权限。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人”、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果断出手,形成震慑,真正做到了“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对于违法违规者,金融监管总局坚持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五年来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达21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方面,据李云泽披露,当前省市县三级防非打非机制已全面覆盖,非法集资发案数量已较“十三五”时期下降了五成。

此外,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联动的“大消保”格局也初步建成。金融监管总局已上线了金融消保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方便消费者“掌上查、指尖办”。

“‘十四五’期间,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任务,扎实推进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深入实施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四新工程’,奋力实现思想大转变、工作大变样、监管大提升。”李云泽对此总结道。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