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李李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2025年,餐饮行业迎来新一轮“闭店潮”。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分钟就有6家餐饮门店关闭,上半年累计闭店数量高达161万家,相当于每天有近8800家餐厅退出市场。在这一大环境下,湖南餐饮市场也未能幸免,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超过2.2万家餐厅歇业。餐饮行业正经历快速洗牌与结构重塑,其中不乏一些曾经辉煌的品牌。
在快速更新换代的餐饮市场,长沙有哪些餐厅关闭了?
打造氛围感曾经是许多餐厅溢价的方式,各种主题餐厅层出不穷,但当“氛围”逐渐从稀缺资源变成标配,它的吸引力就会减少。
开了14年的西畔花园餐厅(八角亭店),在今年七月悄悄关门了。这家店位置可以说是核心商圈的黄金地段——位于黄兴步行街铜像旁边,人流量巨大。它曾经是许多来老长沙人喝下午茶、办生日会的首选地。
要说它当年为什么这么火?顶楼的小花园、透亮的阳光房,在十四年前凭借“氛围感”成为标杆型餐厅。其“中西融合”的定位也精准契合当时的消费趋势,吸引了大批追求品质与情调的顾客。
地段好、环境特别,确实是它红了这么多年的底气。但餐饮这行,真的不能光靠老本。
再多的老顾客、再深的情怀,要是没有新菜、没有新玩法,年轻人慢慢就不来了。更何况那种好位置,租金肯定低不了,如果翻台不够快、客人消费上不去,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曾经的“氛围感”是一张王牌,在如今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里,它更像“盘底的洋葱”——只为整体增添风味,却难以独挑大梁。仅靠氛围感苦撑的餐厅,是时候做出新的思考了。
今年高端餐厅可以说是非常艰难,客单价高、人力成本大、食材要求严,每一项都在挤压利润空间。不少老牌高端餐厅客流下滑,最艰难的时候,全国各地高端餐饮甚至靠摆摊自救。即便如此,仍然有大批高端餐厅面临关门。
冰火楼作为长沙高端湘菜的代表品牌,其市府店已经也于今年上半年确认闭店。
该品牌自1998年创立,经过21年的积累与发展,已形成包括主打宴请的“冰火楼中餐厅”、轻正餐路线的“冰火楼小馆”和专注外带的“冰火楼外膳”在内的品牌矩阵。其始终坚持“健康湘菜”理念与精准高端定位,在长沙餐饮圈绝对算得上品质代表。
这次市府店的闭店可视为高端餐饮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调整。老店暂别,品牌并未停止拓展——据悉,长沙天心希尔顿逸林酒店即将合作开业,冰火楼与其携手之举,或将成为长沙高端餐饮转型的方向。
类似冰火楼与酒店合作、多品牌矩阵发展的策略,将成为更多高端餐饮应对市场的方式。高端餐饮不再局限于大店模式,而是通过联名、快闪、副线品牌等形式切入细分市场,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拓宽客源和减轻运营压力。
院子、独栋、文化主题——这类餐厅曾凭借稀缺的环境体验,成为商务宴请和家庭聚会的首选。但如今餐饮消费场景中,宴请需求比锐减,院子餐厅很难支撑下去。
以喜苑·梅山菜(青山店)为例,该餐厅定位高端宴请,主打湖湘文化与梅山菜特色,融合琵琶演奏、唐诗宋词主题包厢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文化用餐氛围。
菜品方面由湘菜泰斗王墨泉指导,强调“湘菜米其林化”理念,注重食材和工艺,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底蕴和品质追求。但是即使这样一家高品质的院子餐厅,据悉也在今年暂停营业。目前喜苑品牌仍保留3家正常运营门店,且“喜苑人文餐厅”曾获“金梧桐一星餐厅”荣誉,显示出品牌在文化与品质方面的积累。
今年有大批的高端宴请餐厅面临着闭店的困境,喜苑青山店的暂停营业引发我们的思考,具有文化底蕴与鲜明特色的餐饮品牌,应如何在保持文化深度的同时,如何把握市场定位与消费变化,从而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小龙虾过时了吗?从市场数据与品牌动态来看,这一曾红极一时的品类正步入调整期,整体热度有所下降。随着夜宵市场中可替代小龙虾的食材逐渐丰富,专营小龙虾或单一主打这一品类,已难以形成有效的差异化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2024—2025年全国餐饮品类平均闭店率约为22.7%,而小龙虾等品类的闭店率超过了37%。表明该品类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小龙虾作为曾经的现象级品类,消费者尝鲜热情过后正在回归理性。
在这一背景下,长沙老牌连锁品牌“靓虾二哥”于2025年9月关闭了青园店。该品牌自2013年创立,从路边摊发展为连锁品牌,其成长轨迹见证了长沙夜宵文化的繁荣。作为长沙夜经济中的耀眼明星,其卤虾和口味虾享有“口味之王”美誉。
目前大众点评显示,“靓虾二哥”仍有9家门店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已关闭的青园店评分达4.6,积累了4000多条评论,显示其曾具备较强顾客基础和口碑表现。“靓虾二哥”关闭青园店,并非单一品牌问题,而是整个小龙虾品类步入调整期的信号。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曾为长沙龙虾界网红品牌的“壹品龙虾(众东国际店)”,目前大众点评显示该店处于“歇业升级”状态,最新评论停留在2025年6月,累计评论量达7332条。
这家店曾凭借口味虾、壹品虾尾、油爆虾等招牌菜品,以及动漫主题装修,吸引大量食客,门口常现排队数小时盛况,回头客也众多。“歇业升级”有时不仅是改造升级,也可能是经营调整甚至闭店前的缓冲。
据悉,壹品龙虾(众东国际店)与天宝兄弟同源,两家店一个保留品牌,一个坚守原址。天宝兄弟依旧如日中天,壹品龙虾(众东国际店)却面临闭店危机,实在令人唏嘘。
楠火锅作为源自重庆的网红火锅品牌,曾凭借“火锅+甜品”高记忆点组合、市井风格及强社交媒体传播(如抖音、大众点评),快速在全国打开市场。其主打“重庆特色菜最多的火锅店”“地道卤味”等标签,早期依托口味和性价比积累大量粉丝。
然而近期在长沙市场出现明显收缩:原有3家门店中已有2家(梅溪湖步步高店等)关闭,目前仅剩万家丽店仍在营业。相关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楠火锅在全国关店数达到130家,出现关店潮,进入大规模关店周期。
“火锅+甜品”模式初期易获关注,但产品壁垒相对较低,易被模仿,楠火锅的大规模关店反映出网红餐饮的局限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餐饮品牌需平衡“网红效应”与“长期经营”,加强用户复购和社区黏性,从爆款导向转向系统化运营能力构建,方能在周期中持续生存。
湘江里·老渔村作为长沙沉浸式餐饮的代表,被誉为“北有文和友,南有湘江里”,因城市规划拆迁于2025年7月27日遗憾闭店。
该店位自2021年2月开业以来,凭借临江打造的仿古渔村建筑、渔船码头和市集氛围,让消费者仿佛置身湘江畔传统渔村。其深度融合湘江渔耕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以青石板街巷、水上餐厅和非遗表演,构建了“一步一景一故事”的独特体验。
闭店并非经营问题,而是源于城市发展需要。该店已开始筹备新店选址,店长承诺保留原有特色,且新址距离原址不会太远,但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重开新店的迹象。湘江里虽暂别,但其在长沙餐饮界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文化与商业融合的探索,仍具启示意义。
2025年的湖南餐饮市场,既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也是一次深刻的行业重构。闭店不代表终结——如冰火楼寻求合作转型、壹品龙虾标示“歇业升级”,也让我们看到老品牌在应变中的坚守与希望。
受经济环境、消费信心与成本压力等多重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餐饮市场的洗牌仍将持续。2025年之后的餐饮市场,将不再是大规模铺店的时代,而是进入精细化、特色化、集团化并存的发展阶段。活下来的品牌不一定是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具韧性、最能适应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