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900亿专网通信骗局清算:董事长被捕,造假者终将付出代价

时间:2025-09-26 05:14:18 来源:毒sir财经 作者:毒sir财经



资本市场再爆惊雷!又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因财务造假被警方带走。

2025年7月5日,瑞斯康达发布公告称:61岁董事长李月杰和75岁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北京朝阳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起案件将尘封多年的A股最大造假案——"专网通信"骗局重新拉回公众视野。随着监管部门刑事追责程序的启动,这场涉及900亿资金、持续12年的资本骗局终于迎来清算时刻。

900亿资本骗局始末:隋田力的"提款机"游戏

这场骗局的幕后主使隋田力,凭借精心设计的"专网通信"业务,将十余家上市公司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位仅有大专学历的60后商人,通过注册星地通等壳公司,编织出一张覆盖上下游的资本网络。

据调查,隋田力以"海归博士""电子通讯专家"身份示人,办公室悬挂与政企要员的合影,虚构参与保密项目的背景。其设计的交易模式看似完美:上市公司向指定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再转售给"国企客户",通过差价赚取利润。

但真相是,整个交易链中的供应商和采购方均由隋田力控制。他要求上市公司预付全款采购,却仅支付10%预付款给上游,剩余90%资金被用于循环"投资"新项目。这种"庞氏骗局"式操作,在2009-2021年间累计制造出900亿虚假业绩。



上市公司合谋真相:虚假繁荣背后的利益链

调查显示,涉事上市公司并非单纯受害者。以瑞斯康达为例,董事长李月杰明知采购商与隋田力存在关联,仍指使财务部门伪造6亿元采购合同和2亿元利润数据。通过篡改合同日期、伪造验收单等手段,该公司股价在两年内从8元飙升至15元,高管趁机套现离场。

这种合谋行为存在三大动机:

  1. 美化财报:江苏舜天通过垫资模式虚增收入,13年累计制造出巨额业绩泡沫
  2. 抽成收益:按垫资金额和时间收取返点,某公司靠资金流水2%手续费获利
  3. 侥幸心理:认为涉及保密项目可逃避监管,高管借机提升个人业绩



监管重拳出击:造假者面临牢狱之灾

2021年上海电气83亿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成为压垮骗局的最后一根稻草。短短两周内,15家上市公司承认参与隋田力体系业务,累计损失近千亿元。其中ST凯乐被迫退市,上海电气总裁不堪压力坠楼身亡。

面对如此严重的资本造假,初期监管处罚却显得力不从心。隋田力仅被罚款1000万元,涉事公司也以相同金额了事。这种"违法成本过低"的现象,引发投资者强烈质疑。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7月。监管部门联合司法机关启动刑事追责:

  • 7月7日,瑞斯康达董事长李月杰、董事朱春城被刑事拘留
  • 7月27日,力源科技实控人沈万中因财务造假获刑一年
  • 多地法院受理投资者虚假陈述索赔案,涉案金额超百亿元



市场净化进行时:零容忍态度确立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资本骗局,暴露出市场监管的多重漏洞。从骗子精心设计的交易陷阱,到上市公司主动参与的财务造假,再到初期监管处罚的纵容,每个环节都值得深刻反思。

当前A股市场正经历监管规则完善期,对财务造假实施"零容忍"政策。随着刑事追责程序的推进,造假者将面临无法逃避的牢狱之灾。这不仅是违法者的惩戒,更是市场净化的重要开端。

正如某监管官员所言:"资本市场不能成为违法者的乐园。只有让造假者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才能重建市场公平与透明。"这场900亿骗局的清算,或许正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61岁董事长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曾卷入“专网通信”骗局》

2.每日经济新闻《“900亿元连环骗局”新进展!北京朝阳公安出手,“大佬”李月杰栽倒,旗下公司2年虚增收入超6亿元,4年亏超10亿元》

3.上海证券报《“专网通信案”启动刑事追责,造假者“牢底坐穿”指日可待》

4.环球时报《深交所:对隋田力等公开谴责!》

作者:橘子皮
编辑:柳叶叨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