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门剧集《灼灼韶华》中,本以为陈二顺、陈母与王国栋的悲惨下场会成为前车之鉴,让作为第三号大恶人的周燕也难逃以死谢罪的命运。然而,剧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当褚韶华从亲哥哥口中得知,自己当年竟是因周燕的陷害而惨遭陈二顺奸淫时,她对周燕的最后一丝善意也彻底消散。但令人惊讶的是,褚韶华并未亲手惩治周燕,而是通过康二妞之手,为周燕引来了一位“拆白党”。
这一剧情设定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讨论。为何周燕的结局会与陈二顺、陈母等人截然不同?作为一部大女主剧、年代爽剧,《灼灼韶华》前半部分所展现的有仇必报风格,在周燕结局的戛然而止中,似乎为“烂尾”埋下了伏笔。
有观众质疑,难道仅仅因为陈母最终死于土匪之手,周燕这个女性角色就必须借助外人之手来替褚韶华报仇吗?更有观众直言,整部剧中死在褚韶华手中的恶人,似乎只有奸淫过她并亲手闷死女儿宣宣的陈二顺一人,这难道符合大女主爽剧的设定吗?褚韶华作为“野心家”的杀伐果断,难道就仅限于此吗?
虽然剧中并未明确展示周燕的最终下场,但从“拆白党”的出现可以推测,周燕或许会被人骗光所有钱财,甚至可能委身于“拆白党”,被卖进青楼以榨干最后一丝利用价值。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观众的猜测,因为历史上的“拆白党”远非剧中描述的那般简单。
所谓“拆白党”,最早源自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上海俚语,指的是一群以色相行骗、骗财骗色的青少年。他们拥有相对严谨的组织架构,以富家女眷为目标,奉行“三白主义”——吃白食、看白戏、(与异性)睡白觉。这一历史背景与剧中的描述存在显著差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周燕若真的落入“拆白党”之手,其结局或许只会是人财两空。但考虑到周燕的性格特点——一个为了钱可以出卖良心与良知的女人,她是否会对自己被人“白睡”有过激反应,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当周燕来到上海,看到花花世界,坐上昂贵的汽车,住进豪宅之后,她早已不再是那个窝在祁州为了一百大洋给小姑子下迷药的女人了。因此,如果当年周燕能与陈二顺、陈母一起受到报应,或许观众对她的厌恶和憎恨会减轻许多。
然而,现实是周燕在丈夫的包庇下相安无事多年,再次见到被自己所害的褚韶华时依旧贪得无厌。这样的结局让观众无法接受,认为让周燕只是被“拆白党”祸害一番还能留下性命,是对“拆白党”这群恶人的一种侮辱与诋毁。
或许对于褚韶华来说,这样的结果足以消弭她心中的恨意;但对于观众来说,或许只有让周燕像陈二顺、陈母与王国栋那般死于非命,才是对她这个角色最大的尊重。
关于《灼灼韶华》的解读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且听下回分解。若您觉得文章不错,不妨点赞、分享并关注我们,图片均来自网络。